百年中国的12幅“青年画像”
青年之于社会,从来都是希望的代名词,创造的主力军,国运的主阵地。
有什么样的青年,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因为他们仍能感动,仍在奋斗,仍会尊重,仍然有爱,仍看重价值……这种向上的生命力量,既是历代青年状态的缩影,也塑造着中国与世界的样子。
事实上,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以来,每一个时代的发展,都能看到无数青年的力量,他们如初春,如朝阳。回顾百年沧桑,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凭借巨大的勇气,蓬勃的朝气、沉重的坚守和和深刻的蜕变,重塑了中华文明的可能。
而如今,新一代青年面临新一轮的时代变局,又将如何延续这份精神?
文化救国:1911-1920
陈独秀和那一场新文化运动
时光倒退106年。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并没有彻底改变旧中国的面貌,混战不断、国家撕裂、民不聊生,中国在深渊前徘徊,危难痛于每个人心中。“路在哪里?”“这样的国家还有救吗?” 每一条能走的路,都没有人看得清未来。
1915年9月,流亡日本归国的青年学者陈独秀,决定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这成为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轫。
新文化运动致力于在中国传播科学(赛先生)、民主(德先生)和新文学,号召以文化更新改良国民精神,推动国家进步,被称为中国近代文化思想史上“最为壮丽的精神日出”。
《新青年》创刊号上,陈独秀发表创刊词《敬告青年》,提出青年的六个标准:自由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揭露沉疴积弊的旧制度如何给中国带来深重危害,并强调要寄希望于"青春中国之再生";号召青年"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
1917年初﹐《新青年》改为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先后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揭开了“文学革命”的大幕。
此后,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标志文学革命突破单纯的理论,走上了创作实践的道路;毛泽东发表论文《体育之研究》,倡导“体育第一”的现代教育观;发表编辑部的《女性解放宣言》,蔡元培的“劳工神圣”、孙中山的“天下为公”题词,以及无数民国大师们的新诗、杂文、剧作、政论等经典作品……
初期的《新青年》在哲学、文学、教育、法律、伦理等广阔领域,向当时封建僵化的文化意识形态发起了深刻的批判,与重建的倡议。
1919年5月4日,深受新文化运动影响的北京大学及各地青年学生,抗议帝国主义列强于巴黎和会损害中国主权,展开激烈而持续的抗争活动,间接催生了中国 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回望一个血肉丰满的思想萌芽期,那里每一个人仿佛都是鲜活的人;那一声关于青年的呐喊,至今仍回荡在我们的时代。
教育救国:1921-1930
陶行知和那一群民国先生
如果说民国是历史最近的春秋,那么“先生”就如华夏远去的背影。他们是凭借自己的学识和理想去教书的一群人,他们最大的理想,是重建中国。
“先生”二字,在今天这一辈年轻人心中,已经是一种风骨、一种精神、一种人格的象征,而并不只是某个具象的人。
那个时代的先生,开一代风气之先,毕生不坠青云之志。他们知识渊博,远见卓识;他们心系国民,胸怀天下;崇尚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锐意革新,勇于传承和担当;在浪尖上执着追求,在漩涡里忍辱负重。毕生所图,不过是凭一副磊落身躯,为浩荡的社会探一条出路。
有一位先生做事就是四个字:身体力行。他不畏官不怕穷不惧难;他喜欢孩子喜欢顺口溜喜欢学校;他还能用知和行造字,再把这个字身体力行地实践了一辈子——先生名“陶行知”。
“任凭你力量怎样单薄,效果怎样微细,一生怎样苦恼,命运怎样不济,终是人类向着‘人性’无尽长阶上的一个石级,并因此证明你普遍而又不灭的价值。”傅斯年在代理北大校长时,《前倨后恭》一文中如此道。
有时候我们容易忘记,高山仰止的先生,其实也是寻常生活中的人。他们不仅仅是大学问家,更是一群天真可爱的人。他们无论治学,还是做人,都能倾情投入。他们有性格,有情趣,讲人性,讲品格。他们学贯中西,一心要在中国致用。他们不独守三尺讲台,更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展示大国民风范,为国家担当。
先生宽厚,却不固执;坦荡执着,却不粗鄙好斗;满腹经纶,又平和地对待世俗。先生的理想未曾磨灭,或者,破灭一次,再重新点燃一次。
我们推崇先生们率先垂范、万世师表,对于先生自己而言,或许,那不过是经过人生和学问的历练后,自然而然的本性流露罢了。
实业救国:1931-1940
卢作孚和他的“民生”力量
1938年秋,抗日的战火延烧到西南大地,一场被誉为中国版“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抢运就在湖北宜昌展开。民族企业家卢作孚所创办的民生公司用自己的船只,历40天的奋战,抢运人员150万余、货物100万余吨、高校和工厂数十所,为保存当时中国的政治实体、经济命脉以及教育文化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
在卢作孚的青年时代,曾多次与友人争论用哪种方式改造中国最好,社会成本最低?1922年在川南师范,恽代英演讲,说自己是一颗炸弹;卢作孚却认为炸弹的力量小,该做微生物,微生物的力量才特别大,看得见的不是力量,看不见的才是力量。
在过去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无数英雄出生入死、舍身取义,以炸弹的方式改造中国;但还是有很多人,他们选择用微生物的方式推动中国进步,这其中,涌现出一大批爱国实业家。
比如,民族工业巨擘荣宗敬胞弟荣德生,主持荣氏企业,先后在重庆、成都、宝鸡、广州等地兴建6家新厂,支援抗战。
比如,中国近代化工专家、著名化工实业家、中国氯碱工业创始人吴蕴初,1932年组织生产防毒军用面具,支援抗战。1937年,为保存民族工业,吴蕴初积极组织内迁,于1939年建成香港天厨味精厂、重庆天原化工厂及重庆天厨味精厂。
比如,民国时期上海实业巨头之一的章荣初,抗战期间,章荣初坚守上海继续坚持民族实业,创办了有2万只纱锭、200台布机的荣丰纱厂及苏中铁工厂、上海皮革厂、泰州纱厂、丰业大楼等。
他们与中国“实业救国”的先驱、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张謇一道,在那个混乱且资源与技术双匮乏的时代,心怀热情和抱负,用“实业救国”的方式,为民族的存续贡献力量。
信仰救国:1941-1950
江竹筠和那一代的理想中国梦
有这样一个人,她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中共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1946年底至1947年初,她参加领导重庆学生抗暴运动,并为市委机关报《挺进报》展开地下工作。
1948年6月,由于叛徒告密,她不幸被捕,押于重庆歌乐山渣滓洞监狱。面对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几乎尝遍了渣滓洞所有刑具。“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她的誓言,时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辉。
在狱中,她扶助难友,参与狱中抗争,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江姐”。1949年11月14日,重庆解放前夕,江竹筠在重庆歌乐山刑场就义,时年29岁。
解放战争后期,曾在南方局领导下的重庆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被捕的共产党员及革命志士多数被集中关押在渣滓洞和白公馆,以许晓轩、江竹筠、王朴、陈然等为代表的革命英烈,以难以想象的超人意志,经受住种种酷刑折磨,现出巨大的人格力量,为新中国烙下了影响深远的“红岩精神”,谱写了那个时代一曲壮怀激荡的青年英雄之歌。
也许,在这里,我们不仅需要看见那些悲壮的故事、伟大的忠诚、超人的意志,更要看到,那无数的烈士心中,是怀着何等的理想中国梦,而坦然赴死。
人生如果缺乏信仰,就会变得浮躁;信仰不够强大,则因外力摧折。在物欲甚嚣尘上的今天,那一代的青年人,堪为今天的有志者重新聚焦精神价值,铆足信念奋斗不息的榜样。
科学兴国:1951-1960
钱学森和那一代的青年科学家
1955年10月8日,对于青年科学家钱学森,是历史性的一天。
这一天,结束在美国的5年软禁和监控生活,钱学森一家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到达香港;同一天,跨过罗湖桥,经深圳抵达广州。
当天,从北京专程赶来的中国科学院秘书处负责人朱兆祥,受国务院陈毅副总理派遣,作为中科院代表在罗湖桥深圳一侧等候。
朱兆祥后来回忆,当时他正在人群中搜索钱学森一家,他的手突然被队伍中一位入关者抓住,使劲握着。他猛转身,发现对方眼眶里噙着的眼泪掉了下来。虽然彼此不认识,但他明白,那一刻自己已经被看作祖国的代表。
带着激动的泪痕踏上祖国大地,是50年代留学海外的青年科学家归国投身新中国建设浪潮的缩影。“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建立我们的工业基础,为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华罗庚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
彼时的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美国引领计算机行业进入全新的商用时期;苏联在核技术、航天技术等领域已向美国看齐;德国以尖端技术领域突破,带动科学发展与技术腾飞;日本大规模“技术引进”带来科技和经济复苏……
工业建设,尤其国防工业,成为深陷世界两极格局激烈对峙影响,面临美国核讹诈的新中国当务之急。
1953年,身处特殊国际形势中的新中国,制定了“一五计划”(1953—1957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
“一五”期间,依靠苏联工业制造技术和156项工程成套设备引进,我国从无到有建立起重型机床、电器、汽车、飞机、船舶等工业部门,逐步形成门类较全的工业体系。科研人员努力研发技术,为中国现代工业打下基础。
国防方面,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杨承宗、彭恒武、程开甲、李正武等优秀青年科学家,成为国防、科技发展中坚力量。其中最耀眼的成就,是50年代中期启动的“两弹一星”计划(“两弹”即原子弹+氢弹、导弹,“一星”即人造卫星),它的如期实现,成为新中国局势稳固的标志和大国地位的象征。
榜样兴国:1961-1970
雷锋和那一代的最美奋斗者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每年的3月5日成为官方指定的“学习雷锋日”。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有过一个形象像“雷锋”那样,以其充满人格精神的故事,激扬了几代人的成长:
一是热爱,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奉献全部热情,直至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二是乐于助人,自己节衣缩食,却经常将省下的钱支援工友、战友,捐给灾区、公社。三是“雷锋精神”,“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日记》)。
雷锋的事迹,开启了榜样辈出的60年代,各行各业涌现出一批时代楷模。他们的思想觉悟,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等特质,甚至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成为无数人日常生活学习的榜样。
人民公仆焦裕禄,任兰考县书记期间,带领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抵抗自然灾害,身患肝癌仍忍着剧痛坚持工作。
战士欧阳海,列车即将撞上窜入铁道的惊马,他冲上去全力推开惊马,避免了一次重大事故,却被列车卷倒在轨边碎石上,伤重不治。
蒙古族少女龙梅和玉荣,给生产队放羊时遭遇暴风雪,为保证羊群不丢失,两人紧紧追赶,体力不支晕倒在雪地里,最后因严重冻伤做了不同程度的截肢。她们的事迹被誉为“草原英雄小姐妹”。
和精神上的饱满激情相反,60年代初期中国人民正经历巨大的生活苦难。后来被称为“困难时期”的几年里,国内缺粮形势日益严峻。艰难岁月中,一颗关于粮食梦想的种子缓缓发芽。
“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遗传育种专业的袁隆平许下宏愿。
1961年春天,袁隆平把一株变异株水稻的种子播到试验田,立志用科学击败饥饿。经过无数次的试验,1965年袁隆平证实通过三系法途径培育杂交水稻,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1966年,袁隆平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正式拉开。
于艰苦中持守向上的生命姿态、向善的价值追求,是60年代中国人最深的时代烙印。
实践兴国:1971-1980
胡福明和那一场真理标准大讨论
1977年,44岁的王强华遇见了42岁的胡福明。后者告诉他,最近写了一篇稿子,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1978年4月,文章发表前,《光明日报》总编辑杨西光召集孙长江、马沛文、王强华及作者胡福明讨论修改。
此后注定名垂青史的这篇文章,在当时却是极其冒险的写作与发表。文章动摇了“两个凡是”的路线,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推动了全国性的思想解放运动。胡福明、王强华、孙长江几位40出头的体制内青年,在风向不稳人心不定的年代,表现了求真求实的莫大勇气。
70年代,实践检验真理、研究探索科学已有星火闪烁。
1972年,一名女青年和同事在实验室提取了一种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之后为了确证青蒿素结构中的羰基,他们又合成了双氢青蒿素。这位女青年叫屠呦呦。
1973年,《中国科学》发表文章,讲述了“1+2”的详细证明,并改进了1966年宣布的数值结果,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文章作者叫陈景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布不久,安徽滁州的小岗村,29岁的严宏昌带着17位村民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70年代,中国正处于一个政治运动频繁,阶级斗争风声鹤唳,空想社会主义和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而大多数青年则被卷入了“上山下乡”洪流。因为失去系统学习的机会,导致了知识断层,也影响着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思维方式。在个人崇拜破灭后,又增加了几分失落和彷徨。当然,这个年代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也让一部分人得以突出重围——
1976年清明节,首都百万群众纪念周总理,发起“四五运动”,这一场运动唤醒了青年,让他们有了自我反省的勇气;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让他们有了继续前行的勇气。当年11月,570万名考生进入考场。1978年春,27万名青年走进大学校园。这一群人中,有许家印、王小波、刘震云、马原、张艺谋、顾长卫、李东生、罗中立……
这一年,有一名18岁女青年没有参加高考,而是进入了中国排球国家队,她叫郎平。
体育兴国:1981-1990
郎平和文体艺的高光时刻
1984年8月7日,在美国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女排决赛中,中国女排以3:0战胜美国队,赢得世界女排大赛“三连冠”的荣誉。这是中国女排的高光时刻,也是青年郎平的高光时刻。
1980年代,中国体坛的青年,将中华民族积压了140多年的力量集中迸发,让全球看到中国的年轻力量:神枪手许海峰、跳高飞人朱建华、跳水女皇高敏、体操王子李宁、乒乓皇后邓亚萍、羽球女王李玲蔚、中国男篮张勇军……中国男足也拿到了1984年的亚洲杯亚军、1988年亚洲杯殿军,打进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
1980年代,一个价值观激烈碰撞的年代,一个敢于标新立异的年代。中国打开大门,开始了政治、经济和体育文化的对外交流,也开启了思想启蒙和经济改革,推动中国市场力量和民间社会的复苏。整个社会思想解放,个性解放,人性被歌颂,自由恋爱被歌颂。中国青年开始了自五四运动以来的二次觉醒,自我设计未来之路,表现出了强大的爆发力、创造力。
中国文艺界也迎来了黄金时代。第五代导演,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吴子牛、黄建新、李少红、胡玫、冯小刚 、顾长卫、张元……走上舞台,走上影坛,渴望通过影片探索民族的文化历史和心理结构……
中国文坛,青年新秀群星闪耀。1981年,莫言发表处女作《春夜雨霏霏》,1985年因《透明的红萝卜》一举成名,1986年发表《红高粱》;1983年,余华发表处女作《第一宿舍》。还有一串明星阵容——
刘心武、张贤亮、刘绍棠、冯骥才、叶兆言、贾平凹、韩少功、史铁生、阿城、王安忆、池莉、方方、刘震云、苏童、马原、张承志、王小波……
文化艺术的极度繁荣,也推动科技领域的创造力萌动。1987年,任正非集资21000元,创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988年,柳传志创建香港联想……
1980年代,匆匆的年代,流动着许多启蒙与新潮的观念,具有爆炸性的冲击力。中国青年显示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能量,也预示着这头东方睡狮的终极醒来。
市场兴国:1991-2000
马化腾和一代互联网的主力军
1998年,27岁的马化腾从寻呼企业润迅通信离职,决心在互联网领域自主创业。
那时,他唯一的资本是写过几万行C语言的代码,大学时还设计过一个股票分析系统。对于他这样一个内向的程序员,周边的人,包括父母,都不认为他可以办企业。
马化腾的过人之处,在于能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这一年,中国网民数量突破200万,互联网大潮正在兴起的路上。
看清潮流和方向,马化腾将创业的焦点瞄准了即时通信,期望创造出一个现象级的互联网产品。
1998年11月,腾讯正式成立,初创团队即“腾讯五虎将”。公司最早的办公室,是一间舞蹈室。1999年2月,腾讯推出即时通信工具QICQ,开启中国网络即时通信时代。
当时,即时通讯在中国还没有成功的模式,再加上互联网“烧钱”,腾讯一度差点资金断流,每一秒都面临“死掉”的可能。所幸,1999年下半年,马化腾凭借改了6个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拿到了IDG资本和盈科数码的投资,度过了难关。
2000年,腾讯已经成为中国网友热烈奔赴的聊天工具。
回看90年代的中国,有两个关键词:市场经济和互联网创业。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市场经济逐渐席卷中国。1994年,中国首次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连接,并很快进入商业化。
当市场经济遇上互联网大潮,一代青年人,以满腔热情成为改革的突击队、市场经济的弄潮儿。
1997年,丁磊创办网易;1998年,王志东创办新浪,张朝阳创办搜狐;1999年,马云带领18人在杭州湖畔花园成立了阿里巴巴,并定下了“世界最大电子商务公司”这一目标……
他们参与市场改革,掀起中国的互联网浪潮,逐步建立互联网生态圈,让互联网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更为世界互联网发展带来了“中国贡献”和“中国经验”。
受益于开放、创新、共享,中国经济无论规模、形态还是潜力,开始追平世界。中国崛起,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系统兴国:2001-2010
杨利伟和他背后的中华复兴梦
这天上午10 时 31 分,杨利伟迫不及待地摘下手套,解开膝盖的束缚带,飘到神舟五号飞船的舷窗边。太空和地球一下子出现在眼前。
“地球真的太漂亮了,漂亮得无可比拟。”他仔细端详这美丽的星球,生怕错过一处风景,深知这是亿万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美景。而他,幸运地拥有这唯一的机会。
看着蔚蓝的地球,他拿起太空笔,在工作日志的背面写下:“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
2003年10月,在太空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杨利伟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想。
“中国航天第一人”“中国首位太空使者”……他成了不负历史重托的民族英雄。中国,也由此成为继前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正如当时《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所说,“中国发射载人飞船,表明中国已真正进入了21世纪”。
正是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展现了“系统性”复兴图景。何为系统性?
一方面,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载人航天取得辉煌成就,到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中国向世界全面展示了现代化和开放之路上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
另一方面,面对非典、汶川地震、全球金融危机等重大考验,中国展示了系统性迎接挑战的能力,并抓住契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和世界格局深刻变化。
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的一支稳定力量,在新的国际竞争格局中占据了更为主动的地位。
2007年,历史政论片《复兴之路》,展现了一百多年来中国的沧桑巨变和奋斗历程,揭示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课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担当。过去,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带着中华复兴梦,一代青年人正创造一个新的时代。
生态立国:2011-2020
李子柒和她所表征的时代转型
2015年,李子柒停下手中农活,一边起身凝望大山,一边做了个决定。过去3年,网店生意始终冷清,为拉动销量创作的无厘头视频不起涟漪,她要继续维持与奶奶相依为命的安稳生活,就必须换路子。
1年后,李子柒推送第一支农村生活题材的视频。5年后,她的名字走出国门,刷新了“Youtube中文频道最多订阅量”吉尼斯世界纪录。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大国成长的关键词定格于“生态”。基于生态视角推动国家发展,成为这个十年的主要课题。政治生态趋于清明、文化生态趋于多样、自然生态标本兼治、乡村生态深度转型、社会生态重建公平......是这一课题的主要战线。
2011年,中央中央发布《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揭开了中国推动文化发展的序幕。此后十年间,国内文化多元,迅速接轨国际——
国风、国潮盛行,李子柒与在法国街头演奏古筝的彭静旋,走红全球;科技、IP火热,何世杰从制作科技测评视频到与库克连线对话……青年们乘风破浪,辟出了自己的时代与符号。
回看过去几年,李子柒还频繁参与到扶贫事业中。2019年,她的故乡平武县正式退出贫困地区序列。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转型要求覆盖更广泛的人口,从贫穷向高收入国家。深度开展扶贫工作,成为转型的重要一环。
在这长达70年、人类史上声势最为浩大的脱贫行动中,青年群体或公益助农,或进村参与改造,或深入贫困地区支教,成为脱贫工作的主要推动力量,城市化进程、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
李子柒走红,也与人们对自然生态的美好追求暗合。
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四十余年,中国进入了绿色转型发展期,自然生态问题成为重中之重。这条战线上,活跃着年轻人的身影:2012年起,90后“西藏冒险王”王相军先后抵达70余座冰川,拍摄冰川的影像资料,吸引更多人关注气候变化,参与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的中国谈判团队,其半数为80后、90后……
这一时期的青年,正以涌现的智慧,影响中国社会潮水的方向。
精神立国:2021-2030
2020年,中国在疫情中,迈过了一道重要的发展门槛: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在全世界,这都标志着一个巨大而深刻的转折——物质极大丰富将不再是国民的第一需求;精神产品的极大丰富,才是时代的下一波浪潮。
未来十年,这幅尚未填充的画像,让我们一起,成为那个握住画笔的人……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
菠菜和坚果,防脂肪肝
过量饮食会导致肝脏中甘油三酯...... <详情>
-
常揉腹部有6大养生奇效
一、促进肠蠕动,消除便秘揉腹...... <详情>
-
朱莉切除乳腺引质疑:背后潜藏巨额利益
5月14日,好莱坞女星安吉丽......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