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时尚生活健康在线娱乐休闲礼仪风俗家庭教育精美图库手机版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自然之思

    来源:光明网      作者:未知   2013年05月17日
分享到:

城市的物象大同小异,唯自然风光独特、真实、多彩、宽广。

  接近自然除了增广见识和调整身心外,有慧根的尚能因景生悟、因境获道,将原认为的聪明视为愚昧,将世人视为的愚笨看作智慧。因为,自然能撕开人虚假的面具,看清我们在城市中的模样外表堂皇、笑容可掬,实则内心荒凉失落、满腹愁烦,像那平静的湖面,只要抛去一块小石子,一切美影即消,留下的只是碎浪和微波。

  有人觉得自然没有时空意识,其实它也有性情和表情,当人们名利双收、荣耀无比或悠闲自得的时候,自然可能突然给你一声呐喊、抗议或教训,让种种名利瞬间化为乌有。也就是说,自然会随时粉碎我们的幻象,促使我们想到喧闹华丽人生后面隐藏的无常。

  古人将自然作为图腾崇拜的对象:道家认为自然是超越物质生活的灵性意识;理学家觉得可借自然悟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禅宗强调人只有接近大自然才能恢复本源状态。以上审美观虽有差异,却均是由物象升华为形而上意识,使人在超功利的层面上获得灵性感悟。

  大自然也有美丑、老幼、高低、远近的区别,也各具表情与个性,但它们各从其类,和睦相处,不争、不虚伪、不狂妄、不贪婪、不自私,无求无欲又丰盛无比、一无所缺。它们也不会为私利去讨好别的物种,即使有涉足者的殷勤和祭物,也不改其衷。它就是它,独立、纯真、傲然!

  人,号称宇宙的主人则大大不同,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忙忙碌碌没有时间接近大自然,只有饱暖富足的时候,才想到外出游玩,选择的对象多为名城名景,少有人将平凡的自然风景放在心里。我也不例外,少年时期的故乡,山、海、小河、原野、丘陵、花、鸟、树等样样有,却少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意识,视接触自然为生命的本然,视之为玩耍、生存需求、消磨时光的物象。直到移居欧洲后,才发觉邻居或友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热爱,是源于屋前屋后的平凡小景路旁的树木、花卉、草地、禽鸟、河畔,荆棘里的野果,鸡鹤共处的泥潭。他们无论在外散步还是健身,都能与马、狗同欢同乐,或是于阳台、小花园内一面日光浴一面看书,脸上满是平静、安详、满足、喜乐的神态。于是我问自己,为什么?我又是怎样看待自然的呢?

  我对人生的热爱源于对文学的挚诚,崇尚善良、真诚、友爱、正直、公正和纯洁,但现实与我的想象相距太远,于是为了逃避干扰、诱惑、喧闹和功利,只能在小说的世界里驰骋。为了耕耘精神的家园,我甚至将灵魂送进教堂洗涤,在听道、怜悯、颂赞歌声中寻求净化和安详,却很少关注身旁的野花小草、青枝枯叶,或散落在视野里的虫鸟兽禽;偶尔接近,也是从生物学的视角来看待,不过是一时的好奇进而产生感官的愉悦,却少有追寻的情思。

  久而久之,在品尝世间的生存滋味后,我自然会想到古时文人墨士为缓解生存苦痛投身山水的意愿。那么,我心中的世外桃源在哪里?

  为求答案,我决心用心灵和时间去感受、寻找桃花源。站在山水前,面对峡谷、黑森林、悬崖,或是小河流水、百花簇簇、青草碧树,灵魂内似乎多了几双眼睛。我有时视它们为一幅画,有时觉得它们如同一座剧院,还有时将它们看成一所疗养院离开喧闹的人群,不看人的脸色,在简单轻松的时空里展露自我本性,忘却平日想不通的人与事。我在尘世和大自然间不断往返,生命和自然日益和谐相融,互为依存。更有趣的是,原先梵高自画像里那双无神的眼睛,在我眼中竟然郁消闷散,炯炯有神。

  真是奇迹!

  随后我在观察自然的陶醉与忘我中,学习思考和叩问,由最初的愉悦渐渐进入想象,进而对其产生敬畏之心。在云朵的形状、色彩、虚实、动静、集散中,我体悟到人在宇宙里岂止是沙尘,简直是虚无,而人类却大言不惭地发出人是自然的主人人定胜天的豪言壮语。我又在试图解读感觉和虚幻、有限和无限,以及自然界中肉眼看不到的大秘密。记得那日夕阳西下晚霞满天,无意间看到玻璃窗外经严冬寒风磨砺的玉兰秃枝上,萌发出点点绿荤,在温柔的霞光中安然仰立,我顿然无比欢欣。

  我又久久地凝望那路旁的花树或是小草,再看看小河边的孵禽、枝头上啁啾的小鸟以及绕着花朵飞翔的蝴蝶和蜜蜂,它们无人看管,竟然如此和谐、宁静和安逸,一如王维笔下无心,无目的,无意识的境界。从前对自然之美之所以无动于衷,原来是因为还带着情绪,心不静、神不宁。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大发现,一次精神的洗礼。

  自然不仅是我的挚友、师长,如今更是我的恋人了。我时时怀念之并时常对它倾诉,它给予的恩典和慈爱不但让我回到身心愉快、知足常乐的日子,还令我再识生命的价值与真谛。我渐渐体悟并拥有了洋邻居那份简约、单纯的愉悦,哪怕是路旁的一朵小花,房顶缝隙里的一株小草,均让我慷慨有思,怦然心动。

  (作者为荷比卢写作协会会长)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