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时尚生活健康在线娱乐休闲礼仪风俗家庭教育精美图库手机版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心脏骤停后的黄金4分钟

    来源:腾讯医典      作者:王凤灵   2020年06月08日
分享到:

Pixabay.com

11月27日凌晨,演员高以翔在录制综艺节目时不幸晕倒,经抢救送医后去世,年仅35岁。

据新闻描述,高以翔在 “跑步时晕倒休克,现场采取急救措施进行心肺复苏”。最后节目组官方声明证实是心源性猝死。

高强度运动和通宵工作,堪称“两大心脏猝死高危因素”。

而这一节目的设定,既包含各种高强度运动、又是连夜录制,“夜间追跑”,对于明星体能的挑战其实非常大。

1.猝死危险因素:高强度运动+熬夜

心源性猝死,也就是心律失常、心梗等心脏问题造成的猝死。数据显示,我国心源性猝死发病率在40/10万~50/10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1]。

和很多人的认知不同,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患者,大多数从来没被确诊过心脏疾病 [2]。

但是,75%的心源性猝死者可能有潜在的肥厚型心肌病或冠心病。其中,冠心病导致的猝死,死者大多在35岁以上;而心肌病或致命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在35岁以下的年轻人里更常见。

国外研究显示,大约有20%的心源性猝死是在运动时发生的 [3],而在中国一项南方人群的研究中,剧烈运动造成的心源性猝死的比例大概在7%左右 [4]。

剧烈运动时,全身耗氧量增大、心脏做功增加、心肌供血不足,容易出现急性心梗甚至猝死。

但和心梗相比,肥厚型心肌病在运动性猝死中占有更主要的原因 [5]。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左心室壁异常增厚的病变,往往和遗传有关,由于泵血受影响,容易发生血流动力学的梗阻。


这种病导致心脏骤停的病人都很年轻,有的甚至只有20~30岁,却比年纪大、有心脏病史的人更难救回来。

他们在心脏骤停前大多存在室性心动过速,导致了室颤出现。这种情况必须在黄金4分钟内用AED除颤器除颤,越快越好,否则无力回天。

熬夜和猝死的关系,此前已得到过研究确证: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和每天睡6-9小时的人相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风险会增加27% [6],心梗风险增加20% [7]。

另外,在寒冷天气下,由于心脏做功增加,耗氧量增大,冬末春初季节更容易发生心脏猝死 [8]。

2.心脏骤停的急救时间 黄金4分钟

另外,在心脏骤停发生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但类似事件的急救中,经常会出现以下2个问题。

第一,急救的反应时间过慢。

心脏骤停后,大脑血流停止,病人的意识会在6秒内丧失。如果此时供氧立即恢复,病人可在几秒到几分钟内恢复意识。

而大脑缺氧2分钟,会造成局部损伤;大脑缺氧超过4分钟,脑细胞开始永久性地丧失;而如果大脑缺血性缺氧超过10分钟,大多数人已经无法恢复意识 [9]。

所以,心脏骤停的黄金急救时间只有4分钟。

但数据显示,我国急救的平均反应时间为16.5 分钟,有些地区甚至在半小时以上,导致很多生命白白逝去 [10]。

第二,当医护人员到来前,除了心肺复苏,还应该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发生心源性猝死时,往往伴有室颤。心肺复苏只能帮助心脏泵血,恢复大脑供血,却不能纠正夺命的室颤。研究表明,发生心脏骤停时,如果10分钟内未进行除颤,95%的患者会死亡。只有尽早使用AED结合心肺复苏,才能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10]。

当有人倒地时,正确急救方法是:

1)判断现场环境是否安全

如果安全,可让倒地者继续躺在原地;如果存在漏电等不安全的情况,或路面温度高,可移动到就近的树荫下或室内。

2)判断有无反应

跑到倒地者旁边,拍肩膀大声呼唤对方。如果能睁眼、说话,手脚能活动,说明有意识,多躺一会就行;如果没有任何反应,说明出现了意识丧失(昏迷),马上让旁边的人打120,并拿来最近的AED。

3)判断有无呼吸

对于普通人而言,摸脉搏判断心跳难度较大,所以判断呼吸即可。

方法是,观察胸腹部是否有上下起伏(用手测鼻息效果并不好)。如果 5~10 秒内都没有起伏,才判断为“无呼吸”。注意,心肺复苏是给无反应、无呼吸、无心跳的人才能用。

如果有呼吸:让病人侧卧,别的啥也不用做,等待救援即可;

如果无呼吸:第一时间实施心肺复苏,直到病人苏醒或急救人员到达。

4)使用AED和心肺复苏 [11]:

在AED到来之前,进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深度至少 5 厘米,速率为每分钟 100~120 次,30 次按压后2次人工呼吸,交替进行,直到 AED 抵达。

AED到来后,尽快用上AED看是否需要除颤。如果除颤,AED会自动给予除颤。

第一次除颤后不要关机,马上接着再进行2分钟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同前),再用AED第二次除颤,然后再进行高质量心肺复苏,如此循环,直到专业救护人员到来或患者恢复呼吸。


戳开视频,1分钟学会AED的使用??



心肺复苏的方法??



可能很多人会问,猝死会有早期征兆吗,能提前防范吗?

很遗憾,“猝死”的字面意思就是“突然死亡”,事先很难发现预警信号。

有研究发现,超过50%的中年心脏猝死者,在猝死前4周内会出现预警症状 [12]——如胸痛、呼吸困难。但仍然有的人没有症状出现。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建议大家定期体检;怀疑自己心脏有问题的,可去心内科检查心脏彩超、运动心电图;在疲劳时、感冒时要避免剧烈运动。

如果每一次猝死事件都要用生命才能唤起大家对猝死的关注,代价未免太沉重。

珍爱生命,从拒绝“玩命”工作和非专业运动员进行危险运动开始,从定期体检开始,从普及AED开始,从普通人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开始。


审稿专家高巍 | 北京市密云区医院急诊外科住院医师

 参考文献:

[1]Hua W,Zhang LF,Wu YF,et al. Incidence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China:analysis of 4 regional populations[J]. J Am Coll Cardiol,2009,54(12):1110-1118.

[2] Myerburg RJ,Reddy V,Castellanos A. Indications for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s based on evidence and judgment[J]. J Am Coll Cardiol,2009,54(9):747-763

[3] Lippi G, Favaloro E J, Sanchis-Gomar F. Sudden cardiac and noncardiac death in sports: epidemiology, causes, pathogenesis, and prevention[C]//Seminars in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Thieme Medical Publishers, 2018, 44(08): 780-786.

[4] 吴秋萍. 中国南方人群青壮年猝死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致病基因筛查[D].

[5] Kim J H, Malhotra R, Chiampas G, et al. Cardiac arrest during long-distance running race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2, 366(2): 130-140.

[6] Domínguez F, Fuster V, Fernández-Alvira J M, et al. Association of Sleep Duration and Quality With 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9, 73(2): 134-144.  

[7] Daghlas I, Dashti H S, Lane J, et al. Sleep Duration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9, 74(10): 1304-1314.

[8] Ogata T, Kimura K, Minematsu K, et al. Variation in ischemic stroke frequency in Japan by season and by other variables[J]. Journal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 2004, 225(1-2): 85-89.

[9] Alcauskas M. Prognosis and therapy after cardiac arrest-induced coma[J]. AMA Journal of Ethics, 2009, 11(8): 617-620.

[10]范国辉 张林峰. 心源性猝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5(36):89.

[11]2019国际复苏指南:https://eccguidelines.heart.org/guidelines-highlights/

[12] Marijon E, Uy-Evanado A, Dumas F. , et al. Warning symptoms are associated with survival from sudden cardiac arrest. Ann Intern Med 2016; 164 (01) 23-29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