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决定19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来源:北青网 作者:未知 2010年11月20日
他说,由于美元贬值、流动性宽松造成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市场炒作,导致石油、铁矿石、农产品、粮食、棉花、油料等价格较高。
张平认为,除了自然灾害和国际因素以外,国内流动性较为宽松以及投机炒作因素也是造成物价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
张平表示,现在国家发改委正密切关注国内物价形势的变化,对农产品、生活必需品,尤其是食品的价格,要高度关注。
尽管存在多重影响物价超过预期的因素,但张平表示,今年有信心控制好物价,基础在于今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最高点,食用油库存也较为充裕。
据张平介绍,我国食用油库存接近平均每人10斤,此外今年大豆丰收,进口也比较多,所以食用油不存在供应紧张问题。张平指出,当前棉花和蔬菜供应存在紧张。今年棉花紧缺的主要原因是资金炒作推高棉花价格。此外,蔬菜的供应,尤其是冬季鲜菜供应较为紧张。
相关新闻:央行表示我国货币政策应回归“常态和稳健” 每日经济新闻
美联储宣布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到2011年6月底以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以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美国印钞机的再次打开,意味着新兴国家面临着热钱流入和高通胀压力。对此欧洲和英国央行在当天就作出了回应,日本央行也将议息日期提前。在美元快速贬值影响下,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日益增大,近日澳印两国的突然加息就突出反映了这种局面下新兴国家央行货币的“被迫紧缩”。而昨日中国央行官员则表示在目前这种国际国内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应逐渐回归稳健和常态。日益复杂的局势会向何处发展,《每日经济新闻》将从今日起为您持续跟踪和分析,让您尽享前沿资讯。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11月4日在北京重申,中国应逐步回归常态、稳健的货币政策,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夏斌则建议通过控制资本流入的方法应对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的政策(QE2)。
货币政策回归稳健
张健华称,货币政策应回归常态主要基于五方面考虑:一是我国经济增长得到进一步巩固;二是反映物价水平的CPI指数呈现上升态势,且仍有进一步上涨可能;三是我国失业率水平已降至全球金融危机前水平;四是国际收支趋于平衡,我国贸易顺差增速由负转正,贸易平衡状况持续改善,此外,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不断回落,资产拨备覆盖率大幅上升。
央行此前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将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根据形势发展要求,继续引导货币条件逐步回归常态水平。
历史上,我国货币政策共有稳健、适度从紧、从紧和适度宽松四种提法。2008年底,为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我国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变为‘适度宽松’”,但这种“适度宽松”被市场认为是极度宽松。
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李稻葵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李稻葵指出,由于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已经基本稳定住,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是适当调整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审慎的政策。他认为,如果通过调整M2能够使其基本和名义GDP持平的话,金融风险在增量方面就有所下降了。
李稻葵表示,目前中国的广义货币存量已超过10万亿美元,广义货币存量和GDP的比重已经超过200%,并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而调整货币政策降低货币存量是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途径。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
菠菜和坚果,防脂肪肝
过量饮食会导致肝脏中甘油三酯...... <详情>
-
常揉腹部有6大养生奇效
一、促进肠蠕动,消除便秘揉腹...... <详情>
-
朱莉切除乳腺引质疑:背后潜藏巨额利益
5月14日,好莱坞女星安吉丽......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