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时尚生活健康在线娱乐休闲礼仪风俗家庭教育精美图库手机版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回良玉:君子修身,在明明德

    来源:《九乐集》      作者:回良玉   2019年04月08日
分享到:

在职时整天忙于事务,退休之后经常阅读经典著作终于成为可能,渐渐也成了习惯和必需。在这些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中,着墨并不多的《大学》《中庸》等让我百读不厌,收获颇多,促使我时时掩卷长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弘扬光明美德,是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礼仪之邦的永恒价值,是震古烁今的天道至理。国无德不兴,家无德不和,人无德不立。德是个人安身立命的生命线,是社会和谐的根基与核心,极具向心力和凝聚力。大至兴国安邦,小到修身齐家,都必须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提升修心修身的自觉,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

中华文化历来强调明德修身、德位相配。在社会转型加速、多元思潮碰撞的今天,追求功名利禄、热衷钻营取巧的行为有所抬头,道德蒙尘、道德滑坡、缺德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无不反映出一些人的焦躁心理、功利心态和迷离心境,愈发凸显明德修身之于当下的重要和宝贵。明德的力量是无穷的。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既是生存发展之根本,又是履职为官之准则。它不仅可以引人向善、催人奋进,而且能够化解矛盾、平息冲突,更会让人收获良知、享受快乐。

《大学》云,“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后而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由此可见,明德与修身是有机统一的。明德是一种大道昭示、自然秉性,修身是一种天理追求、德行砥砺。修身就是一个不断彰显自己的德性、完善自己的人格的过程,也是追求快乐、享受快乐的过程。为此,我们要自觉地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把传统美德像血脉基因一样传承下去,并与时俱进地发扬光大,用高尚的品德操守书写璀璨的人生华章。

一、正心立德 忠诚守信

万事德为先,百行德为首。《大学》有言:“德者,本也。”《说文解字解道:“德,升也。”《篇海类编》定义:“德,德行。”古往今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都被认为是“德”的范畴,勤朴古健、果义敢为、居安思危、善始善终被当作对“德”的归纳。儒、释、道三家都对“德”有所阐述,儒家强调修齐治平、立身处世的美德;释家弘扬业因果报、慈悲济世的厚德;道家倡导清静无为、善巧拯世的玄德。厚德载物、明德惟馨、德行天下、德才兼备等至善品格,一直为世人所称道。今天看来,德不仅是为人处世之本,也是治国理政之本。做人应讲究品德、砥砺德行,社会应遵循公德、弘扬美德,为政应实施德政、注重德治。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中华传统文化秉持千古的主题,也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时代追求。众所周知的《大学》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就是阐述修身的外部途径、内在前提与自我实现。历史上,崇德修身的经典感悟给世人以深刻启迪。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孟子的“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苏东坡的“守道而忘势,行义而忘利,修德而忘名”,都提倡把修德做为立身之本。《易经》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更是旗帜鲜明地对君子效法天地之德提出了明确要求。

“人之立身,所贵者惟在德行。”修德,关键是在良莠真伪中“择其善者而从之”,既要择善而听,倾听民声、体察民情、尊重民意,达到闻过则喜的境界;又要择善而交,善交诤友、善交挚友、善交素友,达到以友为鉴的境界;更要择善而为,积德行善、乐善好施,行所当行、止所当止,达到自利利他的境界。

修身立德莫先于正心诚意。正心诚意的道德修养心诀,是我们的老祖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总结出的宝贵智慧。

人生下来就如同一匹素白的绢布,如果接触外界的朱砂、藤黄、靛蓝、石青……就很难再保持原来那份纯净。若内动于私欲,外惑于邪气,人心就会失去纯洁宁静而变得复杂斑驳,产生很多不确定性,三心二意、七上八下,朝三暮四、患得患失,半途而废、脚步凌乱,身心交战、内心焦灼,义利两分、顾此失彼,快乐也离之远去。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丢掉了质朴、善良、率真的赤子之心,放弃了对独立人格的坚守、对自由精神的追求,从而失去了旺盛的生命力。有人讲,现在大家的收入增加了,但幸福指数却似乎减少了;所处的时代更加自有了,但明德向善却似乎减少了;人们掌握的信息更多了,但社会诚信却似乎减少了……为此,我们必须“惟精惟一”,正心诚意,让理智来克制、驾驭欲望,把放逐狂乱的心找回来,拂去流沙、滋润心田,让内心充盈而纯净。

欲正其心,先诚其意。古人认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强调“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诚是十分重要的德行,内涵也十分丰富。古为今用,诚信、忠诚、求实皆由此演化而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历史上,明理诚信、实事求是,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君子一言、快马一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格言都生动阐释了诚实守信的必要。

然而,诚实守信似乎成了当今社会的稀缺资源:说话报数不真,常有失实浮夸,邀功避过;工作干事不实,常有知行脱节,浮华漂浮;商贸往来不诚,常有假冒伪劣、欺诈蒙骗;为人处世不信,常有担惊受怕、蛇影杯弓。

实践一再印证,个人没有诚信,就难以安身立命;企业没有诚信,就难得发展壮大;社会没有诚信,就难有公序良俗;政府没有诚信,就难守公平公正。

在构建诚信社会的路上,要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让诚实守信真正成为一种行动自觉和社会责任。公民要把诚实守信作为个人美德,以诚相待相交,以诚感人聚人,对事业和工作的态度努力做到实而不虚、干而不浮,对人和事物的评价努力做到高而不过、低而不贬,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言为心声、一诺千金;企业要把诚实守信作为黄金资产,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兴业,始终把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作为生命线,实现企业声誉、生产效益与社会责任的最佳结合;社会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制度环境,努力建设不能失信、不敢失信的法治约束,积极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政府要把诚实守信作为执政基础,政绩不掺水、承诺不打折,求真务实,取信于民,带头筑牢社会诚信的基石。

“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如果没有忠诚,有为何以成行。忠诚敬业不仅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本分,也是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前提。忠诚敬业的人,既能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卓越,也会在日常的工作中感受到快乐。

几千年来,“精忠报国”四个字融在了中华文化的血脉中,刻在了中华儿女的心头上。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真情,贾谊“国以民为本,君以民为本,吏以民为本”的疾呼,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的报国情怀,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人生担当,无不令人动容。秉持报国之情,砥砺报国之志,投身报国之行,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价值追求、生命归宿。

对于我们共产党员来说,更要正心诚意、涵养品德、端正品行、忠诚报国。永远坚持“不改痴心”追求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宗旨,“不变真心”推动社会发展。

二、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

修身明德,立志为要。记得小时候上学,老师就要求我们树立远大志向。走上领导岗位以后,自己也多次在不同场合向自己和他人提出“志存高远”的期望期许。

在中国农业大学建校一百周年之际,我应邀到人民大会堂出席庆祝大会并发表讲话,真情鼓励全国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志存高远、心系“三农”,青蓝相继、薪火相传,艰苦奋斗、勇于创新。

2006年5月,在全国“创业之星”经验交流表彰大会上,我在向全国“创业之星”表示祝贺的同时,真情鼓舞他们志存高远,始终保持昂扬斗志。

还有2007年冬,共青团中央在福州市召开全国进城务工青年工作推进会,我在向广大进程务工青年致以诚挚问候的同时,真挚希望他们志存高远,奋发有为,争当“学习的模范、创业的先锋、守法的公民、致富的骨干”。

诸葛亮在《诫外甥书》中说:“夫志当存高远。” 强调人生在世应当树立高尚远大的志向,仰慕先贤、杜绝贪欲、清除障碍,使贤明的志向在自身上存留、在内心中感悟。古往今来,《淮南子》的“人无善志,虽勇必伤”,刘秀的“有志者事竟成也”,王勃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孙中山的“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都在阐述志存高远的道理。

志向是人生的视野,是远方的灯塔,指引我们扬帆远航、干事创业。历史上的英雄豪杰,现实生活中的行业翘楚,之所以能取得世人赞誉的成就,之所以能面对社会表现过人的隐忍和涵养,其根在于志存高远。志存高远是一种精神,总是那样激励人心、催人奋进;志存高远是一种情怀,常常蕴含仰慕之情、期许之意;志存高远是一种力量,始终透出豪迈气概,磅礴气势;志存高远是一种信仰,经久传唱人生如诗、岁月如歌。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少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少年朝气蓬勃、风华正茂,只有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找准理想与现实的结合点,才能让生命闪光、让青春无悔。但是,志存高远的修身要诀绝非仅对于青少年而言,一个人不论年龄大小、职务高低、财富多寡、能力强弱,都应该志存高远、胸怀宽广。要注重从小培养远大理想,人小志气大,以平凡小事彰显崇高志向;要注重人穷志不穷,奋发图强,在勤奋拼搏中实现人生价值。

司马迁在其父病危时,立誓继承父志、著书立说。他发愤治史而废寝忘食,遭受宫刑却忍辱负重,恪守志向以兑现誓言,终于在离世前一年写成了千古之绝唱——《史记》。

曹操统一北方后感慨万千、心潮起伏,挥笔写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悲壮诗句,表达了驰而不息的进取精神,抒发了老当益壮的豪情壮志。

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院士92岁高龄时拄着拐杖到人民大会堂为高校学生作报告,结合自身亲历畅谈理想与立志:“回顾过往,我自审之所以没有转错大方向,很大程度上还是与早年立志相关,我很早便立志在建筑与城市的学术领域做一些事。”言谈间展示了大师的精神境界。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人生在世,既要仰望星空、志向远大,更要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只有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坚定志向、明确方向,而后才能平心静气、戒骄戒躁、思虑周详,最终有所收获。在人生旅途中,没有志向容易迷失方向,有了志向还需脚踏实地。

李大钊说过:“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钱三强说过:“古往今来,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不是脚踏实地,艰苦攀登的结果。”有目标方向而不付诸行动只是好高骛远,虽付诸行动但无目标方向终是浑浑噩噩。有的人受浮躁之心的驱使和功利之风的影响,幻想一夜暴富、一秀出名、一举成功,其病根就是缺乏脚踏实地精神,说到底并无远大志向。

在通往理想和志向的道路上,不仅没有捷径可走,而且可能一路坎坷,只有丢掉幻想、抛却杂念、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接近成功。有了“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还须有乘风破浪的勇气、勇攀高峰的毅力。只有弘大刚毅、坚韧不拔,向着心中高远的志向百折不挠,才能胜重任而致远道。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仅是我们个人的修身之要,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整党前进壮大的精神支柱。有了远大的理想,有了坚定的信念,脚踏实地、笃志前行,我们才能穿透烟云、廓清迷雾,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中不消沉不动摇。我们应该把为国为民思想融入血脉、把攻坚克难思想融入工作、把拼搏进取思想融入人生,胸怀大志、勇挑重担,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

三、淡泊名利 宁静致远

《淮南子》云:“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诸葛亮在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中也讲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直以来,人们都把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视为道德准则和快乐真谛,当作立身要旨和修养境界。

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我自蒙童时便耳熟能详。但还是要在经历生活的艰难和工作的磨砺,让岁月洗去贪嗔浮躁之后,才能真正理解其中包含的“淡泊”真味,才能实实在在地对待物与己,才能豁达开明地开袋得与失,才能客观公平地对待官与民。

淡泊,就是要恬静寡欲、世事洞明,犹如指引心神恬适的一盏明灯;宁静,就是要气度平和、志向笃定,好比抵近情致远达的一叶扁舟。

“名利高寒阁,冷暖只自知”。人活一世,免不了与名利打交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说的都是人很难不为名利所累。古希腊哲人泰勒斯说:“多言不表明有才智”,另一哲人喀隆说:“不可让你的舌头超出你的思想。”

当今确实有一些所谓的“名人” “高手” “大家”,游走于各种场合,随意信口开河,其实他们是名利场上的说客与食客。这种过于追名逐利的行为,往往陷入“求名心切必作伪,求利心重必趋邪”的境地。

人的一生,面对物欲、功利、情色、名声而心不能安、理不能讲、性不能循、法不能守,所犯的错误乃至罪过该有多少?我们身边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许多例子,是多么让人震惊和令人痛心啊!

人生的许多悲剧,正是由于经不起诱惑才发生的。诱惑就像腐蚀剂一样,既销蚀了个人品德,毁害了家庭美德,又极大伤害了社会公德。人生中有的错误是有改过机会的,有的错误是没有改正机会的。财富和权力可以为你和更多的人带来幸福和快乐,同样也可以给你和更多的人造成灾难和不幸。精神上的美味佳肴比饮食上的美味佳肴更有营养,心灵上的高贵者比名利场上的高贵者更让人尊敬。我们应该努力做到功名前不趋之若鹜,利禄上不为之所累,是非间不趋炎附势。

古人云:“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淡泊是一份豁达的心境,正如“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是一种明悟的觉然,一如“看尽人间兴废事,不曾富贵不曾穷”。淡泊还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致,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态度,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洒脱,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境界。

淡泊就似一杯清水,无色无味,却比其他任何饮料都解渴;就像一幅古朴的山水画,简洁却韵味悠长;就如一棵白玉兰,带着某种孤傲与矜持,却卓尔不群、纤尘不染,超然于世俗之上。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志士不重名利、不计得失,以淡泊的情怀书写出高贵的人生。钱钟书先生学贯中西、闻名世界,但淡泊自守、不求闻达。他对媒体采访、重金聘请均予以谢绝,还把许多文学作品的稿费捐献给了国家,表现出一个知识分子高尚的精神品格。

“淡中出真味,常中识英奇”。淡泊名利绝不是孤芳自赏的清高,也不是力有不逮的无奈,更不是庸碌无为的借口。它是简单的乐趣、坦然的幸福、脱俗的智慧,是修养和积淀之后的气韵。没有超然物外的心境,没有包容天下的胸襟,没有洞悉世事的明悟,是难以做到的。

有人提出,追求淡泊名利,要领悟“六然”真谛,即:自处超然、处世荡然、有事断然、武士澄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在我看来,只有思想上不重名利、淡泊明志,行动上达观淡定、处事淡然,交往中怨恨淡忘、择友淡物,生活中清新淡欲、高洁淡雅,人生才会有恰似“明月松间照”的静谧、“清泉石上流”的自在,才会有犹如“身心转恬泰”的安适、“烟景弥淡泊”的豁然!

无为自化,清静自在。老子认为,“万物生于静而归于静”。庄子说:“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不论道家的炼气,儒家的修身,还是佛家的明心,皆从静入手,以静为基础。古人提倡“动以养身,静以养性”,指的就是在宁静的环境中能摒弃杂念、排除干扰、悟出真谛、涵养德性。

田园诗人陶渊明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首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的诗篇,贯穿了诗人返乡归田的志趣和宁静悠远的情怀,让人翩然走进宁静恬和的意境。空谷幽兰,一尘不染,四溢芳香,是一种淡泊的宁静;峭壁苍松,一意傲立,百尺高洁,是一种肃然地宁静;大漠胡杨,一身坚韧,千年不朽,是一种坚守的宁静;破岩青竹,一丝不懈,万击坚劲,是一种自信的宁静。

由物见物,宁静如一泓秋水映着明月,如数缕阳光穿透深林,是那样的赏心悦目、心稳神定。

何以解忧,唯有“静”之一字。静能养生,静能开悟,静能生慧,静能明道,宁静拒绝浅薄和平庸,是充满智慧的淡定、富有内涵的幽远。圣人之静,善于固守养静,万物不足于扰其心志。正所谓“抱神以静形将自正。”置身色彩斑斓的百花园,面对竞争多元的名利场,必须守得住心机神态中的宁静,让一切浮华焦躁归于平息,让一切忧愁烦恼归于平静,让一切功名利禄归于平凡,让一切毁誉成败归于平淡。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身在大千世界,要想不失态、不失志、不失德,就必须做到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这是平和、谦逊、进取、成熟的人生心态和处世智慧。放得下名利,看得破毁誉,参得透得失,不为物欲所惑,不为利害所移,只有这样才能在“风吹浪打”中保持“闲庭信步”,才能在默默无闻中砥砺品行,才能在千军万马中一往无前。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体现寓情于理的情操,才能真正享受生命快乐的情调,才能真正得到生活幸福的情趣,才能真正收获良知甘霖的情义。

四、正直坦荡 无欲则刚

我出生在吉林,在那里度过了一段幸福美好的时光。家乡的一草一木都给了我良知的熏陶,一山一水都给了我明德的启迪,所以至今依然对巍巍白山、滔滔黑水一往情深。坚毅挺拔、气势恢弘的长白山,展露出刚毅坦荡的情怀;奔腾不息、矫若游龙的松花江,显露出豪迈激荡的情韵。在人生信条中,心胸坦荡、光明刚正是最为闪亮的道德情操,也是我们孜孜以求所要达到的修养境界。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出自《论语》的这段千古名句被世人经久传诵,引发几多感慨、几多沉思。是啊,人生冷暖,世事无常,只有坦荡做人、正直做事,才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

历史上,先贤所言“无反无侧,王道正直”,“长史体闲任,坦荡无外求”,“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不为安肆志,不为危激行”,“君坦荡不为限级,遇人无新旧,樽酒尽欢”,“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钟”,都是推崇心地正直、心胸坦荡的品格。坦荡正直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泰然自信,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光明磊落,是“闻过则喜,知过不讳”的豁达大度,是“胸藏五岳,腹纳乾坤”的包容开阔。往往在碰到挫折时,多一份坦荡就多一份希望;经受考验时,多一份坦荡就多一份从容;陷入困境时,多一份坦荡就多一份力量;遭遇失败时,多一份坦荡就多一份希望。

俗话说得好,“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坦荡正直的人较少得失之心,不受名利所困,可以安然踏实入梦。

做人要坦荡,就是要豁达光明,一如傲霜斗雪的腊梅,于素雪晶莹中绽放挺立,任春寒料峭,无怨无悔地守望春天。行事要正直,就是要执着坚定,一如心存高远的江河,于奔流不息中涤荡万物,随时光荏苒,义无反顾地奔向大海。

春秋时期的祁奚是个襟怀坦荡之人,他在政治上并无突出建树,但其“举贤不避亲仇”却成了千古美谈。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王阳明临终前发出“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至理名言,让世人明白什么是没有负累、没有亏欠、没有愧疚、没有凝滞,坦荡荡而来,坦荡荡而去。

常言道,花有五颜六色,人有七情六欲。情和欲作为一种生存的需求、动力和本能,大可不必谈之色变。情之在理,欲之有度,必能受益;情之无理,欲之无度,必遭祸害。正所谓“天下大福,莫大于无贪欲;天下大祸,莫大于欲无底”。

在我少年读书时,曾听过一首关于欲壑难填的民间散曲,我一直铭记在心,并常常说与人听:“

终日奔忙只为饥,刚得饱来便思衣。

衣食得了双足份,房中缺少美貌妻。

娶下娇妻并美妾,出入无轿少马骑。

骡马成群田万顷,又怕无官受人欺。

五品四品嫌官小,三品二品仍嫌低。

当朝一品为宰相,还想面南做皇帝。

坐北朝南登了殿,又思上天当神仙。

见得玉帝女儿美,要和玉帝攀亲戚。

玉帝大怒龙心恼,一刀给个脖儿齐。

这就叫贪心不足犹如蛇吞象,

只落得魂化清风肉成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儒家推崇无欲则刚,佛家认为有求皆苦,道家倡导清心寡欲,古训“君子欲而不贪”,“见欲而止为德也”,都是诠释“人若无欲品自高”的道理。欲望要用正当的手段去实现,而且必须节之以义、节之以礼、节之以度。

在安徽省金寨县天堂寨镇有一个白马大峡谷,集“秀、幽、雄、险”于一身,聚“泉、瀑、溪、潭”于一谷,风光优美令人流连忘返。但让我印象最深的却非如此美景,而是一块其貌不扬的大石头。石头上镌刻着一个图案,乍一看像是一枚方孔圆边的古钱币,并写着“隹五矢止”四字,细思之下才发现,这是一个出自民间的合体字——“唯吾知足”,是由“隹五矢止”上下左右依次排开共用一个“口”字构成,它们不争高低,不分前后,相得益彰,颇有和谐之美,深得徽文化之精髓,给我很大的触动。

当地同志告诉我,在山西乔家大院大德通票号旧址,乔家大院的主人乔致庸也将此合体字用厚重的石头砌在院中。究其寓意,至少有三:一表最朴素的生活之道,知足常乐,顺其自然,不要苛求。二示最精明的经商之道,凡秘密之事,“唯吾知,足也”,让客户在此放心。三喻最诚恳的处事之道,做人做事要心口一致,堂堂正正,正所谓外圆内方,以方正持己,以圆通处世。“唯吾知足”,何尝不是对欲望的节制、对世事的明悟。

无欲则刚,“刚”也不是逞强好胜、盛气凌人、事事较真,而是对道德坚信坚持坚守,是在生死荣辱关头所体现出的大气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正是无欲则刚、刚正不阿的形象代言。

孔子曾感慨:“吾未见刚者。”有人说:“申枨不是很刚强吗?”孔子接着说:“枨也欲,焉得刚?”申枨有逞强好胜之欲,所以算不得刚者。钱穆先生对此有精彩解读:“人之德性,以刚为难能而可贵,故孔子叹其未见……刚德之人,能伸乎事物之上,而无所屈挠。富贵贫贱,威武患难,乃及利害毁誉之变,皆不足以摄其气,动其心。凡儒家所重之道义,皆赖有刚德以达成之。”

历史上,比干、魏征、文天祥、史可法等彪炳千秋的人物,无不如此。面对生死考验、面对大是大非、面对极端化的处境考验,他们或犯颜直谏,或弹劾奸佞,或为民请命,所谓以死相争、不得不尔,其事迹至今令人热血沸腾。唯有胸襟广博、坦荡做人,坚守信仰、正直做官,光明磊落、秉公办事,方能在金钱和权力面前炼就金刚不坏之身。

五、戒慎恐惧 严于律己

漫步在中南海大院,每每路过海棠盛开的西花厅,对周总理的怀念之情便会油然而生。他的一些名言警句,也会自然在耳畔回响。

早在1943年4月,周恩来同志在重庆为中共中央南方局干部作了一次题为《怎样做一个好的领导者》的报告,谆谆告诫“领导者切勿轻视自己的作用和影响,要戒慎恐惧地工作”。他毕生都奉行“戒慎恐惧”,其思想光辉穿越历史的时空,时至今日仍一如西花厅前怒放的海棠开得鲜艳,开得光彩,开得漂亮,对我个人的从政理念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戒慎恐惧”一语出自《礼记·中庸》:“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其意发人深省,令人警醒。它告诉人们,即使是在他人看不到的隐秘的地方也须谨慎小心,在他人听不到的僻静之处也得警觉注意。再隐秘的事情也没有不会被发现的,再细微的事情也有一天会显露。

朱熹对戒慎恐惧曾有深切感悟:“所不闻,所不见,不是合眼掩耳,只是喜怒哀乐未发时。凡万事皆未萌芽,自家便先恁地戒慎恐惧,常要提起此心,常在这里,便是防于未然。”民间对此也有形象的说法,即: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我从周恩来的一生经历中体悟到,戒慎恐惧不仅表现为对计划的慎重周详、对工作的举轻若重、对事业的殚精竭虑、对安全的防患未然,也表现为对人民的心存敬畏、对欲望的克制忍耐、对权力的谨慎行使,对自身的严苛要求。

戒慎恐惧作为传统美德,拥有重要时代价值。谈及戒慎恐惧,有人认为谨慎过头可能导致懦弱,恐惧过甚势必畏首畏尾。其实,戒慎恐惧作为一种蕴含领导艺术、求是精神、辩证智慧的思想,有其内在原则和底线,并不是无原则地懦弱退让、缩手缩脚。

周总理既倡导“我们应该有临事而惧的精神” “月晕知风,础润知雨” “办事不能急躁,不能草率,必须谨慎从事”,又强调戒慎恐惧“不是后退,不是泄气” “是革命家的气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对待困难的唯一正确的态度”。周总理对新中国国防科技工作提出的“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十六字方针,可谓体现了戒慎恐惧思想的精髓。

当今社会,一个人如果能苦练戒慎持守的功夫,并将之内化于心,非但不会感到痛苦,反而会有和畅充周、气恬容祥之感,这应该是实现快乐的一种方式。

戒慎恐惧,律己为要。曾子说:“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人的言论行动总在监督之下,不允许做坏事,做了也不可能被隐瞒。因此,要时时刻刻戒慎,堂堂正正律己。

唐太宗李世民常常律己自省,他所说的“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无不闪耀着律己修身的睿智灵光。

明朝大将军徐达虽然战功赫赫,却从不居功自傲,而是律己甚严。朱元璋称之为:“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昭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

戒慎恐惧,要在心、思、身、行方面常修四诀。

惧在心。要常怀敬畏之心,敬畏法度、敬畏百姓、敬畏权力、敬畏自然,“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戒在思。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清贫。

恐在身。当年离开西柏坡时,毛主席把执政比作“进京赶考”,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有一种“恐慌意识”。

慎在行。做事情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守住底线、不碰红线,行所当行、止所当止,任何时候都心胸坦荡、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至于当下,就是要有坐不住的危机感、慢不得的紧迫感、等不及的责任感,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地做好工作。

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己。明人、正人都要以严以律己为前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南宋思想家陈亮在《谢曾察院启》中说:“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夫治道。”严格约束自己,放手一搏就要有所作为;心怀天下子民,一切行动关乎治国之道。

严以律己,就是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到慎始慎微、慎独慎情、慎权慎好。

一曰慎始慎微。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做人做事要守住小节、防微杜渐,去小恶保本真,集小善成大德。

二曰慎权慎独。“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牢记权力是把双刃剑,慎则公私两利,擅则人己两伤。心中有数、心中有戒,行事方能正道。

三曰慎欲慎交。常思“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的道理,心如止水、抱元守一,清心寡欲、洁身自好,处理好法、情、理三者的关系。

六、力行容恕 宽以待人

在中华文化中,以水喻人、由水悟道的传统由来已久。一直以来,我赞赏水性的仁爱,滋润万物,生生不息;我景仰水性的坚韧,水滴石穿,百折不回;我喜欢水性的柔和,顺势而为,随物赋形;而我更赞叹水性的豁达包容,大度平和,力行容恕。水有思想,水有品格,水有追求。人之美德应如水之通流,水之清澈、水之广阔,追求宽容而积累善德,通达而广济天下的境界。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六十回中写道:“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自古以来,宽以待人就被当作一种修养,一种气度,一种品德,是广为认同的君子之风、修身之法和处世之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宽以待人,看似修外、实则修内,看似度人,实则度己,能够挣脱心灵的束缚、实现内心的安定。

俗话说:“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可见,做到宽以待人,可以赢得成功、赢得尊敬;反之,过于苛责于人,往往招致抱怨、招致祸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以忠恕行仁,既肯定人伦常理的差异,又追求人我平等的价值,也强调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不要强加于别人,根本上是要以感恩情怀启发并带动别人一起追寻美好快乐的生活。古人所说“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与人当宽,自处当严”,“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都是要求宽容行事、宽以待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对于自己的错误固然要严厉苛责,对于他人的过失则应该宽容待之,以权巧的智慧加以规劝引导,往往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

拿破仑在军旅生涯中素有美德,因为他能很好地顾及别人的情绪,所以对于他的批评士兵都能欣然接受。在一次夜间巡岗查哨中,拿破仑发现一名巡岗士兵倚树而睡,他没有喊醒士兵,而是替他站岗。士兵醒后,十分惶恐。拿破仑没有过多责备,而是和蔼地说:“因为艰苦作战,你打瞌睡可以谅解,但是一时的疏忽可能断送全军。我正好不困,就替你站了一会儿,下次一定小心。”一番简短而又真诚的话语,无形中提升了拿破仑在军中的威望。以宽容的态度接纳别人的过错,既是一种德行修养,又是一种人生智慧。

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孝,有子而求其报,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顺,非恕也。”孔子认为,有国君不去侍奉,有臣子要其使役;有父母不去孝敬,有儿子要其报恩;有兄长不去尊敬,有弟弟要其顺从,都不是恕。能明白这“三恕”的根本意义,而且能身体力行者,可以算得上品行端正。朱熹提出:“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看来,恕的内在含义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换位思考。

春秋时期,有一年冬天齐国普降大雪,齐景公身披狐腋之裘坐于厅内赏雪。晏子走近,若有所思。景公说:“下了三天雪,一点也不冷。”晏子有意追问:“真的不冷吗?”景公点头称是。晏子就直爽地说:“我听闻古之贤君,自己吃饱了还要想有没有人饿着,自己穿暖了还要想有没有人冻着,自己安逸了还要想有没有人累着。”景公顿时语塞。晏子提醒景公要换位思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将心比心、真心体谅,如此方能达成真正的仁恕之道。

换位思考就是感同身受的体验、设身处地的善思、角色互换的诚意,就是融洽社会关系的润滑剂、打开工作局面的助推器、凝聚各方合力的导航仪。有时候有理不在声高,理直不一定气粗,达理需要通情,得理且要饶人,给人忠言也不一定都要逆耳。对于他人的过错,若能身份互易、立场调换,以和善包容埋怨,以谅解包容失误,以宽厚包容排斥,以慈爱包容隔阂,就会收获丰硕,那么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宽以待人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要舍得“吃亏”。真正有智慧的人应懂得“吃得亏中亏,方得福中福”。做人过于计较,胜败观太强,得失心太重,往往会舍本逐末,丢掉应有的福气。

纵观古今,“吃眼前亏”的好汉比比皆是。韩信忍受胯下之辱吃了眼前亏,却成为叱咤风云的一代名将;蔺相如每天曲道而行吃了眼前亏,却赢得廉颇的尊重和信任;清朝大学士张英“让他三尺又何妨”,似乎也吃了眼前亏,却流传为佳话美谈。他们都吃了眼前亏,却兼顾了他人利益,赢得了长远利益。

“吃亏”不光是一种自律和大度,更是一种睿智和境界。能够吃亏的人,往往是一生平安,幸福坦然。不能吃亏的人,总是在是非纷争中斤斤计较,狭隘的自我思维往往会蒙蔽双眼,可能会遭受更大的失误与困难,反而最终失去更多。

岁月如歌,流年似水,时光的流逝淡化了不少记忆、湮没了很多往事。但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情,令人难以忘却、难以割舍。我与“三农”工作有着血浓于水的情缘,我与民族工作有着鱼水相依的情谊,我与残疾人工作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之所以倍加珍视、常常回味和深深感念,就是因为推己及人、换位思考,从中受到了太多的感动和震撼,汲取了太多的营养和力量,是我可以终享一生的宝贵财富。

站在农民兄弟的立场上想问题,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三农”工作的发力重点和攻坚方向;站在民族同胞的立场上做决策,我们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站在残疾人朋友的立场上办实事,我们竭力帮助残疾人排生产之忧、济生活之困、解发展之难……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工作和生活中应倍加珍惜力行容恕、宽以待人的内心情感,用心涵养不让它褪色枯萎。

七、虚怀若谷 见贤思齐

因为在安徽工作过的关系,我登黄山的次数比较多。每次观黄山云海,总是思绪万千,既对云彩的变幻多端而深为惊叹,又对山谷的广阔深邃而深有感触。身处山谷,总有思想涤荡、身心愉悦之感,总有畅意抒怀、尽兴悟理之念,总有宁静淡泊、明理无忧之乐。

《老子》曰: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上德若谷”。说的是做人要纯朴得好像未经雕琢,旷达得好像高山空谷。《吕氏春秋》云:“故当今之世,求有道之士,则於四海之内,山谷之中,僻远幽闲之所。”可见山谷空静幽远,是隐迹修道的必选之地。古往今来,多少修道之士栖息山林,遁世修身,期冀在深山幽谷中臻于极致通达、体悟天人合一。以谷喻人,借谷叙怀,就是强调敞开胸襟,心怀雅量,谦逊温和。正如明末清初思想家陈确在《复吴裒仲书》中说:“读教益,知虚怀若谷。”

虚怀若谷首在“虚”。“虚”不是虚弱更不是虚伪,不是推诿更不是退避,而是敞开自己、放空自己、摆低自己,如此才能倾听别人、理解别人,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完善、不断提升,才能使人进步、使人快乐。

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古人多咏竹赞竹,喜欢用翠竹的高洁来表达对谦虚的推崇,谦恭有度的心态、谦和有礼的个性、谦逊有节地品格都被当作仁人君子所应秉持坚守的情操。

俗话说,“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谦虚低调仿佛有一种抑腐防朽的神奇能力,总能让人在骄浮中找到平实、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在被动中获得主动。

古来建立功业、彪炳史册的大都是谦虚圆融之人,那些执拗固执、骄傲自满者往往难以成就大业。文王谦虚,渭河之滨访太公,最终成就周朝八百年基业;高祖谦逊,放手使用汉三杰,最终缔造大汉王朝伟业;刘备谦虚,三顾茅庐请卧龙,最终三分天下有其一。

纵览历史风云,品味历代兴衰,明君贤主因虚心治国,大都政治清明、群贤毕至。

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但并不意味着综合国力也是如此,更不表明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也是这样,人均水平差距依然很大。在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唯有戒骄戒躁、谦虚谨慎,始终保持虚怀若谷的学习态度和如饥似渴地求知精神,不断借鉴和汲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永葆生机、不断进步。

虚心求教是虚怀若谷的内在逻辑。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他问官于郯子,学乐于苌弘、习琴于师襄,更向老子问礼问道,之所以能成为“万世师表”,与其随时学习请教的可贵态度和这种虚心自省的精神有很大关系。

有一则故事,讲的是一位满腹经纶、自视甚高的学者,为解禅学奥妙不远千里去拜访一位得道禅师。禅师斟好两杯清茶后,便开始讲解佛学精义。学者刚开始还饶有兴趣,后来总感觉禅师的话似曾相识,并无新意,不过如此。于是学者开始心浮气躁起来,不停出言打断,语带不逊。禅师没有因此而生气,只是拿起茶壶题这位学者斟茶,直到茶水不停地从杯中溢出。学者连连提醒,禅师放下茶壶慈和地说:“是啊!如果你不把原来的茶倒干净,又怎么能品尝我现在倒给你你的茶呢?”一番言语让学者叹服顿悟,虚心求教,终获益匪浅。可见做到虚怀若谷,必须多听善听,更多时候需要用心倾听。

我们不仅要倾听同伴的心声,还要倾听对手的意见;不仅要倾听赞美的语言,还要倾听批评的声音;不仅要倾听强者的呼唤,还要倾听弱者的诉求;不仅要倾听先哲的名言、心灵的呐喊,还要倾听朴素的村语、无忌的童语。这是一种饱含谦虚谦逊的气度、雅量和修养。

虚怀若谷为上,见贤思齐为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告诉世人,看见贤德的人就要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要内心反省。孔颖达说:“见彼贤则思与之齐等”,骆宾王说:“见贤思齐,仰圭璋而有地;挥毫兴颂,镂琬琰之无惭”,诸葛亮说:“亲贤臣,远小人”,以上都是倡导见贤思齐的美谈。

我们多崇拜鸿学大儒的贤能贤德,多推许开明君主的贤明贤达,多赞美贤妻良母的贤淑贤惠,“贤”只一字却囊括了做人的优秀品格、定义了行事的道德标准、凝聚了向善的美好憧憬,蕴含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见贤思齐的修身路径来看,虚怀若谷、集思广益、择善而从、弛而不息可谓密不可分的“四重奏”。虚怀若谷以纳谏自省,此乃见贤思齐的前提;集思广益以兼收并蓄,此为见贤思齐的基础;择善而从以心向光明,此是见贤思齐的关键;弛而不息以终至妙境,此系见贤思齐的要义。

古人云:“尚贤者,政之本也。”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要选贤任能、用当其时,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榜样是大山,代表着崇高;榜样是明灯,导引着航程;榜样是旗帜,坚守着方向;榜样是资源,凝聚着力量。孟子说:“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文天祥在《正气歌》中写道:“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历史上,从来不乏彪炳史册而启迪后人的榜样,这些仁人贤士的道德品格都折射出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有着强大的人格吸引力、道德感染力和真理召唤力,能够激励人、鼓舞人和带动人。因此,我们要常用“见贤思齐”的古训对照自己、校正自己、完善自己,实现力量传递,形成良好风尚。

八、自强不息 乐观进取

《易经》很早就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宏大命题。几千年来,自强精神一直生生不息,自强精神始终熠熠生辉,流淌在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刻印在中华儿女的心头之上。

《中庸》赞美:“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屈原感叹:“惩违改忿兮,抑心而自强。”《礼记》中讲道:“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宋史·董槐传》有云:“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康有为提出:“自强为天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由此足见中华文明对自强不息始终有着高度认同。

“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古今中外,无数杰出人士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精神令人敬仰。

在外国,盲诗人荷马的吟唱,为世人流传下瑰丽神奇的宏伟史诗;失聪后的贝多芬,叩响了《命运》之门;耳聋的爱迪生,为人类留下划时代的发明创造;全身瘫痪的物理学家霍金,成为了最接近宇宙奥秘的人;饱受病魔摧残的海伦·凯勒,展示了最为迷人的心灵之美。

在中国,“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遭受腐刑的司马迁,以一部《史记》成就千古绝唱;双目失明的鉴真大师,远渡重洋播撒中华文明;“瞎子”阿炳,一曲《二泉映月》道尽人间沧桑;19岁因伤寒而导致腿部残疾的华罗庚成为数学泰斗;高位瘫痪的张海迪却书写了《绝顶》和《轮椅上的梦》……

他们都曾遭遇过严峻的人生困境和挑战,承受过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磨难,但他们没有沮丧和沉沦,始终自强不息、信心满怀,登上了世人难以企及的人生巅峰,身上闪耀着伟大的人性光芒。

德性之美,莫过自强。自强是一种精神,让人活出尊严、活出价值;自强是一种态度,让人积极向上、永不言弃;自强是一种信念,让人朝乾夕惕、矢志不渝;自强是一种境界,让人勇往直前、乐观进取。自强更是民族气节,支撑着中华民族历尽沧桑而不衰、备受磨难而不败,如今更是豪迈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古往今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抒发着自强不息的感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策论着自强变革的意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饱含这自强无畏的精神,“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充满着自强拼搏的能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回荡着自强自立的豪情。

精神乐观人自强,独怀浓愁梦不香。乐观总是与自强为伍,与进取相伴。乐观是克服困难的动力,是治疗创伤的良药,是摆脱悲观的利器,是走向成功的路标。乐观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豁达,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豪迈,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毅力,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自由。

乐观的人,处处可见“百鸟枝头唱春山”;悲观的人,则时时感慨“风过芭蕉雨滴残”。正如一张白纸,如果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它,它能成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如果以悲观的态度对待它,它就是一张一文不值的废纸。因而,守住乐观的心境,往往就能看遍天下美景、览尽人间春色。

日月其迈,唯心维初。在我从事较多的实际工作中,农民兄弟总给我以执着乐观的感悟,民族同胞总给我以自强乐观的感奋,残疾人朋友总给我以坚毅乐观的感知,这些都将永远令我萦绕于怀、铭记于心,值得用一生去珍惜、珍藏、珍念。

面对农民兄弟,我总是收获感动。农民世代从事繁重的农业生产和体力劳动,塑造了为人正直、待人诚恳和朴实无华的性格特点。我曾和顺着垄沟找豆包的农民兄弟一起扶犁、点种、踩格子;也曾和两手老茧、饱经风霜的父老乡亲一道收割、拉地和打场,他们没有华丽的语言,却有一颗真诚的心;他们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一团火热的情。他们默默地劳动着、创造着、奉献着,他们是可亲可爱、可敬可佩、可歌可叹的,在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勤劳质朴、坚毅顽强、崇善明理和知足感恩的特质,值得我们礼赞与尊重。

面对民族同胞,我总是体悟真情。我们国家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而一些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更是灾害频发。“殷忧启圣,多难兴邦。”正是由于这种精神品格和传统,中华民族才历经磨难而不亡,并且愈挫愈奋、愈挫愈勇。我曾多次在灾区和当地民众一起参加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各族同胞表现出来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感恩奋进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品格和传统美德作出了最好注解,值得我们继承与发展。

面对残疾人朋友,我总是深受震撼。由于身受残疾之痛,经历人生的种种磨难,很多残疾人拥有常人所难以拥有的坚定意志、坚韧毅力、崇高品格和特殊才能,敢于直面人生困厄,勇于与命运抗争,创造了非凡的业绩,登上了人生的高峰。他们奋斗的经历弥足珍惜,取得的成就难能可贵,展现的精神令人感动。他们的行为感人至深,彰显了人们的精神追求,推动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值得我们敬佩与学习。

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我们无法自由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牢牢把握成长的命运;我们无法自主决定未来的业绩,但可以紧紧抓住当下的机遇;我们无法独自改变别人的看法,但可以静静地保持自尊自律。自强不息作为一个奋进的过程,最终也会收获快乐,这种快乐是认识自己的快乐,是坚守自我的快乐,是超越自身的快乐,是经历风雨之后见到彩虹的快乐,因而是真正的快乐。

九、以德治国 经邦济世

读《大学》的次数越多,越是为古圣先贤的思想境界和智慧而击节赞叹。修德修心修身不是终点,“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彰显自己的内在之德而影响和改变周围的人乃至世人,从而达到“内圣”与“外王”相统一的理想境界,“以德治国”思想跃然纸上,可见可感。

道德是国家之基、民族之根。《尚书·尧典》记载:“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大禹谟》有云:“德惟善政,政在养民。”西周初期,因“天命改降于周”,先贤智慧地提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将“明德慎罚”作为指导思想。春秋战国时期,传统德治思想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基本完备的德政伦理体系。

孔子继承和发展周朝“重德”思想,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生动形象地阐明了德治德政的意义。

此后历代王朝进一步发扬儒家的“以德治国”思想,汉朝推行“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策,唐朝奉行“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宋朝进一步明确了法律“必以仁义为先,而不以功利为急”的主张,明清时期也是一直延续德法合治。以德治国作为传统中国治理的根基,对于国家长治久安、民族长盛不衰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时候都不能失掉道德的支撑。

威与信并行,德与法相济。“法出于仪,尊礼则文治;威生于义,尚法则威升。”在儒家思想看来,道德与政治是相互统一的,政治只有以道德为指导,才有正确的方向;道德只有体现在政治中,才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儒家推崇以德治国,同时对法的作用亦不否定。

孔子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宽为德治,猛为法治,宽猛相济乃德治与法治之结合。此后“隆礼重法” “阳为德,阴为刑” “制礼以崇敬,立刑以明威”等思想都蕴含了德法合治的道理。

从世界范围看,西方国家并非只讲“法治”而不讲“德治”,它们在把法治作为治国基本原则的同时,也注重用道德调节人们的行为。正如法国思想家卢梭所说:“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二战之后,美国曾制定《政府道德法》,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也都注重公民道德教育。可见,法治和德治作为两种不同治国方式,法治是他律,德治是自律,大力倡导文明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同构建严格规范的法律体系一样,都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内在要求,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互促互进,不可偏废。

以德治国,济世经邦。从治国要义来看,德治须做到心忧天下,视民如伤。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兴盛,总是需要一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

陆贽在给唐德宗的奏折中写道:“有以无难而失守,有以多难而兴邦。”振兴国家的并非天灾人祸,而是国难当头激发出的爱国忧民的热情。

《左传》记载:“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视民如伤是一种真正关怀百姓冷暖、切身感受群众疾苦的情感态度,这种情感不可能凭空而来,是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真切体悟,必然会赢得广泛拥护和支持。

德治须做到知荣明耻、公平正义。荣辱观关乎天下风气、社会发展,是人所思所行、所作所为的道德依凭。只有知荣明耻、褒荣贬耻,才能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激浊扬清、固本正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平正义是美好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推行德治,坚持公平、坚守公正不可或缺。

德治须做到尚贤任能、以身作则。“尚贤者,政之本也。”治国之要,首在用人;用人之要,首在德行。“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德为贤之首,德为能之前,德为才之先,可谓抓住了选人用人的根本性问题。“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施政者唯有自身德厚流光、高情远致,才能够影响身边的人、影响天下的人,真正做到为政以德、人皆仰之。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当今社会处在一个变革和变化最大的时期,也是一个喧嚣和呐喊最强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物欲过旺、诱惑过盛、浮躁过多、情义过淡的现象又尤为突出。要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绝不能缺少信仰信念、缺失道德善举、缺乏情义友爱,必须识得真善美,辨别假恶丑。道德修养不是万能的,但一个人、一个社会,如果没有道德底线,很可能跌跟头甚至堕入深渊。

针对当前一些领域和地方的道德失范,应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坚定不移开展道德引导、道德教化和道德建设。不知耻者,无所不为。为泯息人性中的假恶丑,应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自古中国知识分子们都有宏伟理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关键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从青少年抓起,让他们“照好人生的镜子”。

官德乃为官之本、成事之基础。“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常修为政之德,做到以德正风、以德塑形、以德立身、以德立威。

在新的形势下,德治必须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与时俱进地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必须总结借鉴过去的经验教训,并准确找到新的表达形式;必须坚持以往行之有效的办法,并不断指明新的实施路径,切实实现新的治理成效。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