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守静,父亲守动
壹
静是母亲的教育状态,这是从哲学的高度去审视母亲的存在,是我们的性别角色应该坚守的一个内在品质。
为什么要求母亲平和,而且把家庭气氛做得融洽,就是为了实现母性的守静。
真正孕育孩子生命、孕育孩子灵魂的,是母亲;母亲是一种无限的力量,面对无限,我们只有敬畏和虔诚,我们母亲能够做到让孩子对我们敬畏而且虔诚。
如何做到让孩子敬畏和虔诚呢,要以你的存在告诉孩子什么是静。每个孩子心里面都有一种原始的心理状态,对极静的东西心怀敬畏和虔诚。
再调皮的孩子,带到那种香烟缭绕、非常庄严肃穆的庙里面去,他都会变得很谦恭,变得很安稳。
贰
动是有限。对于有限我们应该索脉而行,应时而动,这是针对父亲来说的。
父亲要动,要以自己的行为去引导孩子。而“动”孩子的时候,要“索脉而行”。这个“脉”就是要了解孩子的问题,考虑孩子的这种状态是由什么积累而来的,是谁刺激出来、谁培养出来的。
另外就是看孩子表现的问题,但不要急于动。孩子的问题走向,如果是往消失的方向走,我们不用动,让他自己来完成这个过程;如果是往破坏性的方向发展,这个时候我们要动,要做调整。
不要所有的毛病都给孩子克服掉,如果一个孩子什么毛病都没有,那他什么都不是了,有些毛病养着也是好事,有明显优点的人,也应该具有明显的缺点。
“索脉而行”,这个脉里的学问,一个是怎么来的要清楚,怎么走的要清楚。另外,我们要动的话,往哪个级别、哪个程度上去动,是给他一刀切下来,还是给他捋一捋,是让他往上走还是让他往下走,自然去走完这个过程。
“应时而动”,教育的学问就在这几个字里面。你们做的事情,你们强调的理没有多少是错的,但是你们给的不是时候,给的时机不对,没有应时而动。如果你能应时而动,你动的量很小,孩子也就能完全理解你。
叁
母亲守静,如大地无语,坤柔自在。坤柔自在是什么呢?就是不受外在的干扰,守住你生命中的那一份静,不要因为孩子惹你了,孩子的父亲惹你了,或者别人家怎么样了,学校老师怎么样了,你就待不住了。自在、自然,坤柔自在,实际上是对本性的坚守。这个静其实是极其朴素的一种状态。
父亲守动,父亲的动,要动出来一条路,给孩子动出一种生命的导向。父亲决定了孩子的生命高度。孩子能走多远,是父亲用自己的生命清晰出来的一条精神上的路。清脉明时,这个词做好了,能彰显父亲的风度。
大地的坤柔无语,坤柔自在,以及父亲的清脉明时,这里面所蕴含的教育能量比知识大得多。
热点阅读
![](/template/skin1/images/adv2.jpg)
推荐阅读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
菠菜和坚果,防脂肪肝
过量饮食会导致肝脏中甘油三酯...... <详情>
-
常揉腹部有6大养生奇效
一、促进肠蠕动,消除便秘揉腹...... <详情>
-
朱莉切除乳腺引质疑:背后潜藏巨额利益
5月14日,好莱坞女星安吉丽...... <详情>
热门搜索
![](/template/skin1/images/banner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