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孩子从手机里成功地“抢”出来?“
大概在儿子五年级的时候,我和儿子、外甥女打起了手机争夺战。
战斗打得丰富多样、惊心动魄。最让人抓狂的是,这场战斗中不存在“敌人”,都是“亲人”,而且是“最爱”级别。战斗的难度就在于既要取得完胜,又不能摧毁对方,而且战后还要让对方喜欢自己。你说,做爹妈有多难?
有时候儿子在厕所里玩手机,我们就在厕所门口守株待兔,以便抓个现行;有时候他在被窝里玩手机,我们就悄悄掀开被子,手机屏幕的光让他在暗夜里显形。这都属于“游击战”。有时候我让儿子监管外甥女,有时候也让外甥女反过来监督儿子,这是最原始的“间谍战”。有的时候正当他们沉迷于游戏,沉醉其间的时候,我们快速出现,看着他脸上划过的惊讶,给他一个“温馨提醒”,此刻心里是有窃喜的,这是典型的“闪电战”。五年级即将过去,虽然我们感觉战果不断,但他还没有彻底与手机断舍离,我们知道这一场“持久战”。
“百战不殆”真的是因为“知己知彼”啊。可是胜利的果实来得不易,去得太快。只要我们一天不在家,丢城失地,瞬间化为乌有……
战,打得很难!相信天下好多父母都有同感。但再难也要战斗下去,小孩一旦被手机夺走,那就不是自己亲生的了,都是游戏中的一个个“战俘”。一旦有这样的后果出现,痛苦的是自己,快乐的是小孩,最终受损的是家庭。所以,无论如何,我们要坚持下去。
请千万不要误会,我一再表白,属于我和妻子还有姑妈等大人的胜利,还未真正到来。这篇文章最可贵的是一份回忆——手机,是怎么和小孩走到一起?这篇文章最大的价值是和大家一起思考——手机,是怎么慢慢侵占小孩的灵魂?这篇文章最值得参考的是一些建议——手机之战,如何从根源上去避免。
1.手机,是这样“赐给”小孩的
大多数小孩获得的第一部手机都是父母亲用过的、淘汰的旧手机。我家小儿也不例外。当我们欢喜地更新后,很自然地会以为“嗯,儿女正好可以有”。于是,骨子里的“大人给与小孩的恩赐”思想,让我们很主动地用一部旧机去换取儿女片刻的欢喜。当他们接过人生第一部智能手机的时候,大多数是懵懂且被动的。当然,小时候的儿童专用手机不在我们谈论的话题中。
给得太随意,得到太容易,这无疑埋下一份隐患,几乎没有成本的东西,都可能因肆意放大而泛滥。那种“变废为宝”的自鸣得意,几乎让我们成年父母们开始欣赏自我。我们会对自己说:“给他手机,仅是为了随时跟我保持联系”。瞧,藏在对“安全”的莫名忧虑背后,这句话中你能否琢磨出一丝丝做成年人的优越感与做父母的控制欲?倘若随意的示好之后又疏于监管,手机的魔力就在我们的自我麻醉中酝酿……
2.手机,是这样逐步入侵的
如今的智能手机,这是一种极具娱乐色彩的玩意儿。智能化越来越高,和人的关系就越来越密。这个时代“丢钱可以,丢手机万万不行”。每个小孩都能无师自通,都会渐入佳境的。你会发现小孩在手机上投入的时间越来越多,但你一时不知该如何制约,也许还觉得这是时代无法抵挡的特质吧。“蛮去”“还好”“差不多”……默认与纵容中,手机已经通过一款款软件向你吹响战斗的号角。而你的后知后觉无疑给对手极大的发挥空间。
一天,你会发现小孩在用手机。他理直气壮地告诉你——这是学习的需要。例如,手机中有作业,还有答案;手机中有英语朗读,还有语音纠错;手机中有各种各样的课程,还有名师陪伴……你会很欢喜,因为小孩用手机用在了正道上。你一定要留心,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不断增加,甚至超过了阅读纸质书籍、提笔写字的时间。鬼知道学习之余玩游戏还是游戏之余来学习。
到了这个时候再不出手,你可能已经输了。
3.生活,如此转入正轨
手机,本身不是魔鬼。这个时代,应是必需品,它的攀比功能在削弱,实实在在的学习功能在加强。因此,我是主张给小孩配备智能手机的。我还能结合自己的战斗经验,给年轻的父母三条建议。
第一,给得隆重,不要居高临下地赏赐。
人,需要仪式感。仪式,带来重视与认可。不管新旧手机,给小孩的时候,我们可以来个较为隆重的仪式,跟孩子约法三章。所谓的约法三章,第一章关于“怎么用”。和小孩定好用的时间,用的途径,用的过程管理等,事先都说清楚。说清楚,今后就可以执行。第二章关于“怎么监督”。父母给小孩手机之时就说清楚,小孩的手机作为父母是可查的。小孩可以设置密码,但小孩的密码父母必须知道,因为父母需要知晓孩子的使用记录。第三章关乎“特殊情况”。如果使用不当,或者是违反约定,父母可以回收手机。这是毋庸置疑的,手机是父母给的,当然也可以由父母回收。而且,作为监护人,完全需要真正实施“监护”。
很肯定地说,当我们把这些规矩和孩子讲清楚之后,真的居然有神奇的约束力。而且,真要到了“严肃处理”的时候,孩子也不会连滚带爬、哭闹不止。因为一切都是事先说好的,等于在他的潜意识中已经埋下了“引线”。所以,大家应该重视给予时的仪式感建构。
第二,给后多加引导,不要太潇洒。
不少父母喜欢说“漂亮话”。动不动就把“自由”“民主”“权利”挂在嘴边。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准确说是一知半解的误读或是根本上的曲解,一些父母主张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还给他自主权。例如手机,潇洒地说:“既然交给他,怎么样用都是小孩的事,我们不管。我们对孩子有百分百的信任。”话好说,但真的需要警惕。我们不反对给孩子自主权与信任,但也强调中国的小孩要有中国式的教养。潇洒是很容易的,不管自然轻松,但小孩其实也在为这一类父母承受着生命原本可以避免的沉重。
我们主张在小孩使用手机过程中,应该给予引导。第一种引导是“以身示范”。让小孩看看爸爸妈妈是怎么用手机的,自然会模仿。父母亲不要无时无刻抱着手机在孩子面前出现,我们都沦陷了,还能打捞别人么?这一点,很多父母不自知,做得太差。第二种引导是“教给方法”。亲自执教如何通过手机拓展学习,当然也可以一起娱乐。在整个过程中,让小孩明白如何与手机相处,如何让手机为自己服务。一开始,方向就对,这很重要。第三种引导是“旧约重温”。在遇到问题或是出现苗头的时候,不断提示之前的约法三章,摆明态度,宣布制度,在孩子偶尔越界违规时细心提醒,在小孩快要失控时力挽狂澜。小孩,就叫未成年人,父母亲,就叫监护人。二者的关系非常明确,小孩需要父母的约束与引导。
第三,用了就要获益,要“让庄稼去除杂草”。
苏格拉底说:除草的最好方法,就是种上庄稼。小孩拥有手机,不仅是拥有简单的通讯工具,更不能是拥有纯粹的娱乐工具,应该不断鼓励和要求其他通过手机实现收益。每隔一段时间,父母可以和小孩聊聊:最近通过手机,学到了什么;在手机浏览中,有哪些收获;和你分享手机上的信息;通过手机和孩子进行交流互动……
其实,还有一个益处是大家想不到的。我们完全可以实现断崖式完胜——通过使用手机,培育小孩的自我管理能力,形成人生进步亟需的自我约束力。手机能用好,就可以对各种的兴趣、爱好、欲望等实现自我管理,分配好注意力,实现自我进步。当小孩在使用手机过程中获得真正的成长时,也就意味着他们能抗拒诱惑,正直生长。当然,如果我们把“让孩子用好手机”看做是锻炼的又一路径,把问题出现当做是又一契机时,我们可能会经遇战斗中的逆转。所以,不要拒绝使用,也没必要没收手机,要让那小孩在自己的灵魂上种植茁壮的庄稼,这才是根治的秘要。
最后,必须强调:当你的小孩真的中毒太深时,之前讲的基本无效。所以,恳请大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在过程,而不在结局。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
菠菜和坚果,防脂肪肝
过量饮食会导致肝脏中甘油三酯...... <详情>
-
常揉腹部有6大养生奇效
一、促进肠蠕动,消除便秘揉腹...... <详情>
-
朱莉切除乳腺引质疑:背后潜藏巨额利益
5月14日,好莱坞女星安吉丽......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