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时尚生活健康在线娱乐休闲礼仪风俗家庭教育精美图库手机版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怎么思维怎么活

    来源:熊玲心理咨询      作者:熊玲   2010年11月14日
分享到:
  如果你遇到“天为什么要打雷?地为何要颤抖?海为何要咆哮?婴儿为啥在夜里要哭啼?”之问题时,你会怎样回答呢?

  如果一个人还没想好怎么回答时,一般会说:“这要看自己怎么看问题,一百个人有一百个人的回答。”没错,面临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我常爱用《秀才赶考》的故事,来说明有关思维与行为的话题。故事是这样:清朝某一小镇,有两位学识相当的秀才,他们结伴而行去赶考。途中,遇到迎面而来的抬着棺材的送葬队伍。顿时,秀才张的内心“咯噔”起来:不好!今天犯冲了?出门就碰到死人棺材,难道我今天考试死定了?秀才李的内心也“咯噔”起来:哈!出门就看见棺材,这意味着我要升官和发财,好兆头!考试时,秀才张的脑海不断闪现棺材、死人的画面,内心涌动着“糟糕,我咋一点自信都没了?若考不上多没脸面”的不祥之兆,他感到思路阻塞,笔尖沉甸甸的。秀才李,是情绪高涨、才思敏捷、笔下生花。结果是秀才张名落孙山,秀才李高中红榜。这个故事就是想说明,是人的思维在影响人的心态,是人的心态影响着人的行为及行为结果。

  生活中类似的故事还说明了,导致人痛苦的东西,并非是人的不自信和自卑,而是人们对事情的看法,人们的某些信仰、某种价值取向等因素,通过消极的心理暗示和投射所形成。

  许多人在面临解决问题或痛苦时,会陷入一种思维误区,其解决问题或痛苦办法也是不对路的。比如,秀才张那种人,对考试失败,他自己会觉得是当天的心情不好、考试时缺乏信心。他的亲朋好友或许会劝导:“没关系,不用悲伤,下次自信一点就是了。”或许会指责:“你本来能够考好的,就是到关键时你胆怯了、没自信了。”这无疑在把一个人的痛苦来源,归结为他的自卑和不自信。其帮助解决的目标要点,也会定位在如何加强人的自信心。我们的许多来访者求助心理咨询时,也不断在表达“我做什么事情都缺乏信心”,急切地想获得自信的妙方。

  要求自己自信,或者说要求自己解决不自信的问题,怎么解决?这又是一个语言暗示,起着负性的心理暗示:你的问题和痛苦,是因为你不自信(或自卑)所致,所以你必须克服自卑。你身边的人也不断告诫你,要自信一点、自信一点!然后,在你的脑海不断浮现“蔚蓝的天笼罩了阴霾,希望的彩虹在消失”的画面,心理上“这一切都是不自信惹的祸,我胆怯、我自卑”的概念进一步内化、强化。

  “解决自卑、不自信”的说法与做法,是把问题的因果颠覆而再生问题的一种混沌思维和行为。你会发现,陷入很糟糕的联想的人,他们是不断在解决问题,却不断在痛苦,戴着不自信的帽子,却坚强地活着的人。尽管活得很累。

  这些人中,大致有这样几类:

  1、焦虑和强迫性思维的人。如果按过去、现在、将来的生命时序来看,焦虑和强迫症性的人的现在,是生活在将来中的,属于那种“100岁还没活到,却在为1000年后发愁”的人。他们焦虑着无穷尽的事情,感到有操不完的心。他们的脸上总是挂着烦恼,写着忧伤。他们的行为动作,总显得那么仓促紧迫、躁动不安。日子久了,焦虑的人失眠了,然后他会说,因为失眠,我才那么焦虑!日子久了,强迫性的人陷入纠缠不清的思考问题的怪圈,然后他会说,因为强迫性思维,我才如此痛苦!
他们究竟焦虑什么呢?为何那么焦虑?这两种类型人,表面上他们焦虑着生活琐碎的事,所谓鸡毛蒜皮的事。但在不值得操心的事物背后,有着他们各自的未了事情或情结。

  这些未了事情,大多发生在人的儿童时期,是那时的重要愿望受挫或愿望压抑所致。比如,一个6岁的孩子受了同伴的欺负,浑身又脏又有伤,哭啼着回来,家长见状,气急败坏地数落:看你窝囊、没出息的鬼样子。此时,孩子的内心愿望本是想获得父母的安慰,但孩子实际受到的是鄙视、活该的自尊受挫。如果孩子在外面闯了祸,家长不分青红皂白,首先痛打孩子一顿,痛斥孩子的不是。此时,孩子的内心愿望本是想获得父母的理解,或评评理再说,但孩子实际得到的是惩罚、被辱的委屈。这种教养模式下,孩子经常体验着情绪挫折和怨恨,心理创伤没能得到修复。那么,一种不服气的情绪(或一种没解决的遗憾)潜抑在内心深处。换句话说,那种强烈的想被人理解的情绪需要,会成为一种情结潜抑下来。长大以后,这种人在人际环境中,对别人的看法、对自己的言行是否被人误解,存在高度敏感。敏感多疑,是焦虑和强迫性人的个性基础,其极端的发展,就是所谓的焦虑性神经症或强迫性神经症。渴望公平、合理,渴望被理解,会成为他们精神内容中一生的追求。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