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银行衍生品血洗富豪 女首富杨慧妍亏损12亿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未知 2010年05月14日
汇丰银行金融衍生品血洗中国富豪
法律界人士认为,监管部门应该暂停这样的产品销售
高盛、摩根士丹利纷纷因金融衍生品诈骗而遭到调查为人们敲响警钟。无独有偶,中国富豪们通过银行理财,不但自己的上亿身家赔得干干净净,更欠下银行巨额债务。内地商人郝婷倒欠星展银行9000万港元,中国女首富杨慧妍亏损12亿人民币,前中国证监会首席顾问梁定邦被花旗追讨970万港元。这些被血洗的投资客,不乏在资本市场翻手云覆手雨的精明玩家,现在却只能被这些投资机构宰割。
“金融鸦片”的真实面孔
“双利存款”是汇丰的一款金融衍生品,该产品说是存款,实则是一种投资的期权产品,有很高的风险。并且与储户签的是存款确认函而不是期权确认函。
汇丰银行根据文化差异的不同特设此产品,让国人从字面上理解为就是一种存款方式。无数储户的巨额财产在一夜间被洗劫一空,还欠下银行巨额债务。
KODA(Knock-OutDiscountAccumulator)是一项跟股票挂钩的风险极高的复杂金融衍生品,翻译成中文就是“累计期权合约”,其特点是收益有限,风险无限。在国际上,打折股票被称为“金融鸦片”;而在香港,Accumulato则被形象地解读为“IKillyoulater(我迟早会杀了你)”。2007年,香港的GDP总量也才1600亿美元,但投行出售的累股期权值就高达1000多亿美元。据香港投行人士分析,这些合约一半以上都卖给了内地投资者,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和企业高管群体,使得他们的数百亿财富化为泡影。
“KODA”其实是一种累积期权合约,常见的投资标的资产为股票、贵金属和外汇等,产品本身肯定有问题,是一款银行不需要向投资者支付权利金的‘畸形’的、不平等的期权产品。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教授赵欣舸博士这样认为。
之所以被指不平等条约,就在于KODA是一款名为期权却违背期权本质的产品,通常我们所熟知的期权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花费一笔权利金而获得一个在一定期限后按约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标的物的权利,这个权利可以行使,更可以放弃。虽然KODA提供了投资者低于市价购买股票的权利,但是到达取消价合约就终止了,也就是说收益有限。而投资者提供给银行的却是一个不论市价跌至多少都按行权价购买,且加倍购买股票的权利,由于这两个权利代表的利益不对等,所以投资者在签订合同时就应该从银行那拿到一笔权利金。
国内富豪“哀鸿遍野”
2007年,上海商人金京购买了1000股股票,被“吸走”上千万资产。其受害过程是:汇丰银行一位姓汤的理财顾问只用了10分钟给金先生打了一个电话,连产品本身是什么都没向金先生介绍。
银行这位姓汤的理财顾问让金先生买1000股试试,并且按照金先生的说法,购买50万股中国铝业,也未经金先生同意,银行这位理财顾问就盲目代理金先生购买,最后导致金京上千万资产损失。
2008年,汇丰银行遭到受害者方先生起诉,要求索赔600万,与汇丰银行打官司。方先生在汇丰银行购买的“双利存款”产品,让方先生损失了35万元。据受害者讲诉:汇丰银行北京燕莎支行一位姓张的理财主任找到方先生,不但没有详细介绍产品,甚至连签的合同都没有留给方先生。在签订合同时还故意借口文件没有事先装订好,把文件散落一桌,只是不时抽出一张让方先生例行公事的签字。受害后,方先生才质疑:当初办的是“双利存款”业务,并签订有“双利存款确认函”,到后来怎么又变成了“双利理财”这么一项集定期存款与期权投资的理财产品了?
法律界人士认为,监管部门应该暂停这样的产品销售
高盛、摩根士丹利纷纷因金融衍生品诈骗而遭到调查为人们敲响警钟。无独有偶,中国富豪们通过银行理财,不但自己的上亿身家赔得干干净净,更欠下银行巨额债务。内地商人郝婷倒欠星展银行9000万港元,中国女首富杨慧妍亏损12亿人民币,前中国证监会首席顾问梁定邦被花旗追讨970万港元。这些被血洗的投资客,不乏在资本市场翻手云覆手雨的精明玩家,现在却只能被这些投资机构宰割。
“金融鸦片”的真实面孔
“双利存款”是汇丰的一款金融衍生品,该产品说是存款,实则是一种投资的期权产品,有很高的风险。并且与储户签的是存款确认函而不是期权确认函。
汇丰银行根据文化差异的不同特设此产品,让国人从字面上理解为就是一种存款方式。无数储户的巨额财产在一夜间被洗劫一空,还欠下银行巨额债务。
KODA(Knock-OutDiscountAccumulator)是一项跟股票挂钩的风险极高的复杂金融衍生品,翻译成中文就是“累计期权合约”,其特点是收益有限,风险无限。在国际上,打折股票被称为“金融鸦片”;而在香港,Accumulato则被形象地解读为“IKillyoulater(我迟早会杀了你)”。2007年,香港的GDP总量也才1600亿美元,但投行出售的累股期权值就高达1000多亿美元。据香港投行人士分析,这些合约一半以上都卖给了内地投资者,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和企业高管群体,使得他们的数百亿财富化为泡影。
“KODA”其实是一种累积期权合约,常见的投资标的资产为股票、贵金属和外汇等,产品本身肯定有问题,是一款银行不需要向投资者支付权利金的‘畸形’的、不平等的期权产品。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教授赵欣舸博士这样认为。
之所以被指不平等条约,就在于KODA是一款名为期权却违背期权本质的产品,通常我们所熟知的期权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花费一笔权利金而获得一个在一定期限后按约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标的物的权利,这个权利可以行使,更可以放弃。虽然KODA提供了投资者低于市价购买股票的权利,但是到达取消价合约就终止了,也就是说收益有限。而投资者提供给银行的却是一个不论市价跌至多少都按行权价购买,且加倍购买股票的权利,由于这两个权利代表的利益不对等,所以投资者在签订合同时就应该从银行那拿到一笔权利金。
国内富豪“哀鸿遍野”
2007年,上海商人金京购买了1000股股票,被“吸走”上千万资产。其受害过程是:汇丰银行一位姓汤的理财顾问只用了10分钟给金先生打了一个电话,连产品本身是什么都没向金先生介绍。
银行这位姓汤的理财顾问让金先生买1000股试试,并且按照金先生的说法,购买50万股中国铝业,也未经金先生同意,银行这位理财顾问就盲目代理金先生购买,最后导致金京上千万资产损失。
2008年,汇丰银行遭到受害者方先生起诉,要求索赔600万,与汇丰银行打官司。方先生在汇丰银行购买的“双利存款”产品,让方先生损失了35万元。据受害者讲诉:汇丰银行北京燕莎支行一位姓张的理财主任找到方先生,不但没有详细介绍产品,甚至连签的合同都没有留给方先生。在签订合同时还故意借口文件没有事先装订好,把文件散落一桌,只是不时抽出一张让方先生例行公事的签字。受害后,方先生才质疑:当初办的是“双利存款”业务,并签订有“双利存款确认函”,到后来怎么又变成了“双利理财”这么一项集定期存款与期权投资的理财产品了?
上一篇: 央行10日起第三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
菠菜和坚果,防脂肪肝
过量饮食会导致肝脏中甘油三酯...... <详情>
-
常揉腹部有6大养生奇效
一、促进肠蠕动,消除便秘揉腹...... <详情>
-
朱莉切除乳腺引质疑:背后潜藏巨额利益
5月14日,好莱坞女星安吉丽...... <详情>
热门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