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时尚生活健康在线娱乐休闲礼仪风俗家庭教育精美图库手机版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业内曝白酒行业潜规则:至少6成白酒系酒精勾兑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未知   2010年09月13日
分享到:
  “中国目前白酒市场上,至少有60%至70%的白酒属于非纯粮酿造的酒精勾兑酒。”贵州醇销售公司总经理潘宁公开抨击了涨声一片中的白酒行业“潜规则”。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过度营销的中国白酒业,似乎又进入了新一轮的营销困局。

  饥渴营销还是过度营销?

  “每次拿货都在涨价,去年53度茅台酒进货价每瓶才700元左右,今年已经涨到了900多元,终端零售价破千元相当正常。”据销售商介绍,这两年,高档白酒动辄提价已成常态,甚至引发消费者、经销商争相囤货,不少炒家认为,囤酒比买股票划算。

  不久前,号称60年原浆调制的汾酒拍出了209万元的单瓶高价,刷新了6月份茅台创下的103万元的纪录。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以来,白酒拍卖单瓶在20万元以上的超过了十几起。

  白酒业集体迷恋上了“饥渴营销”?不过,一些行业人士却讽刺这是“武大郎打架”,白酒企业的竞争仅集中在营销上,“大家短着腿在这个小圈子里大打出手”。

  大量白酒是勾兑的?

  在涨价潮、行业利润整体提高的背后,白酒业似乎并没有将目光聚焦在提高产品质量、差异化发展等长远发展路径上。

  “中国白酒产品的重要标识是纯粮酿造,但是目前市场上六七成的所谓纯粮酿造都是虚假宣传。”潘宁公开抨击,纯粮酿造至少需要两到三年,目前各个白酒厂家的年产能、年销售等数据在行业内都是公开的。纵观近几年的白酒销量,远远高出正常产能水平和发展速度,这说明大量白酒是经勾兑完成的,“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在中低档白酒市场”。

  “动不动就是20年、30年的,哪来那么多原浆?”另一位行业人士则透露,白酒营销模式单一、产品同质化严重,基本以年份为卖点,但实际上本身储量肯定不够,高端酒厂常规的手法就是购买其他品质较高、品牌度较低酒厂的酒换包装。

  营销系统吞噬大部分利润

  “买酒喝已经变成了找酒喝。”一位企业营销老总表示,动辄涨价、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愈演愈烈,导致他们在商务宴请过程中往往要自带白酒,免得对方以为你故意拿次等酒来糊弄他,同时价格也好把控。白酒业的危机可见一斑。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