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时尚生活健康在线娱乐休闲礼仪风俗家庭教育精美图库手机版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标签理论(labelling theory)

    来源:《教育大辞典》      作者:未知   2017年11月14日
分享到:

20 世纪60 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学特别是越轨社会学和教育社会学研究中解释越轨行为的新观点。发端于美国哲学家G.H.米德、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理论和美国芝加哥学派早期的有关研究。

“标签”一词,较早见诸美国社会学家肖的《违法经历的发展史》(1931)。美国社会学家特南鲍姆在《犯罪与社区》(1938)中将数据与分析相结合,为现代标签理论提供了第一个主要实例。

贝克尔在《局外人》(1936)中,把这一理论正式引入越轨社会学。率先将其用于教育研究的是英国社会学家里斯特。70 年代,为英国“新”教育社会学者所推崇。主要倡导者是里斯特、凯迪及埃斯兰。

这种理论认为,出现持续的越轨行为或者变成越轨者是因被贴上了越轨者的标签;学业失败儿童和问题儿童的产生,可归因于教师对他们所贴的这种标签。如果标签改变,情况亦随之改变。

里斯特首次从社会学角度考察课堂中的自我实现预言现象,并应用标签理论印证了“皮格马利翁效应”。他撰写的《标签理论对理解学校教育过程的贡献》强调注意:

(1)学校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评价机制;

(2)学校形成和支持这些机制的方式;

(3)以这些机制对个别学生进行的评价;

(4)学生对它们的反应;

(5)以此为基础的人际互动结果;

(6)某种评价标签怎样长期影响学生的选择等问题。

在具体分析这一过程时,里斯特指出,学生被贴上“聪明”“迟钝”等标签,源于教师期望;教师期望的形成取决于5 个基本决定因素:结果导致学生的自我预言实现。

皮格马利翁

学生的社会背景;

学生以前的成绩;

学生当前的成绩;

师生之间的互动模式;

人际关系

——教师期望的形成取决于以上5个基本决定因素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