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少有人研究性骚扰?
性骚扰再次成为近期热议的话题。
而关于什么是性骚扰、涉及哪些方面、怎么定义,甚至关于怎么研究它,我们可能知之甚少。
当你越担心它、越要面对它,你越先需要学习和了解它。
但是,你根本不了解它,甚至不知道怎么学习这方面知识。
以【性骚扰】为篇名,在中国知网搜索期刊论文,限在CSSCI范围里,全国只有122篇。其中,2015年以来共七年多只有46篇。
也基本上是以《妇女研究论丛》这个刊物为主。其他领域,也主要是在法学、教育学以及文学、青年研究领域有一些涉及。
因此,做实证研究,真的做访谈做数据了解中国性骚扰现象的,更少了。
但是,公允地话,如果你看【下载次数】,这些论文却有很多关注!每篇都大概有上千次下载,个别话题也有几千次下载。
换句话,可能在中文语境下,其实大家关注【性骚扰】议题,只是确实不好发表,也没什么人研究。(编者按:上述统计不完全,中国学者发表的英文论文不在此列。)
所以,如果你还不知道什么是性骚扰,又只能看公众号文章来学习,那根本怪不了你——那是学界出了问题。也许有些人觉得这些不够高大上、不值得研究。
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学习。试试看国外的研究?可是,国外是怎么研究性骚扰呢?
这里有一篇综述,用主题挖掘模型等方式,总结了1977年到2020年共5320关于性骚扰研究的英文论文。
这是性骚扰研究五十年。
这是性骚扰研究5000篇综述。
虽然这篇不是发在顶刊,但可视化呈现不错,有利于纵览这个领域。
1.性骚扰,具体研究哪11个主题?
见下图。挑重点+归类,我认为有11个主题较为明显。
首先,可能区分性骚扰发生与影响的领域:
1. 教育中的性骚扰:国外虽然也有关注高校性骚扰,但目前有很多研究的是基础教育中的霸凌现象中的性骚扰问题。校园霸凌和性骚扰也往往纠结在一起。看过《性爱自修室》这个剧集,相信都会有印象。
我之前请李昂然老师分享过他的研究,和校园霸凌有关,见下:
反思歙县学校霸凌事件:浙大学者用量化数据揭示父母教育参与可让校园更安全
2. 工作场所的性骚扰:这就是你目前关注的,不仅会从性别角度研究,也会有很多具体面向:比如跨性别呢?除了同事关系,客户关系之间的性骚扰怎么看?再者,国外也尤其关注在医疗卫生场所里的性骚扰议题。
3. 法律领域的性骚扰:尤其是涉及到法律法规的研究,以及司法人员对这方面看法的研究。
4. 家庭暴力。这方面也会和性骚扰交叉在一起。我之前也写过这方面的推送,探讨为什么一些中产阶级社区的家庭暴力报案会较少,如何与“面子”等有关。
5. 女权主义、媒体与政治。这是受近年的Metoo运动的影响。
其次,研究性骚扰的各个环节:
6. 态度与观念 :很多研究性骚扰是关于大家关于这方面的行为、态度、信念、归责调查性研究。
7. 防治:这方面和上面的政策议题会有交叉,但也会有不同层次的讨论,比如人际关系层面。
8. 应对:这和上面也交叉,但更关注后续策略而非预防。
9. 以创伤为中心的健康后果研究:比如,经历性骚扰的创伤体验。同时,你可能想不到,这领域还有一个你想不到的板块,在国外被研究很多:军事创伤,主要是关于女性(退伍)军人的性骚扰议题。
再者,有一些重点群体值得关注:
10. 有受压迫或污名史的群体:比如性工作者、HIV风险群体、种族歧视以及低收入者等。
最后,在性骚扰有个特别突出的理论概念:霸权男子气概。围绕这个概念,也有很多研究,关注在工作、高校、公共场所各方面男性主导地位与文化与性骚扰的关系。
2.性骚扰,哪些话题探讨最热门?
下面这个图对16个细分领域在性骚扰领域研究的历年发表变化做了统计。
1. 近年呈上升趋势的热门话题,比如:
(1)青少年霸凌问题
(2)互联网与性骚扰问题
2. 近年关注较少或下降趋势的话题,比如:
(1)高校中的性骚扰
(2)关于性骚扰的态度认知研究
3. 一直比较稳定的话题:工作场所的性骚扰与歧视研究,都变化不大,但研究占比也不低。
3.性骚扰研究五十年,话题怎么变化?
上图是按每十年为间隔,看各个领域发表的平均权重。如果挑出每十年前三名话题,基本上能观察到历年的主流研究变化。
第一,1970 年代的主流研究:霸权男子气概、工作场所的性别平等和医院工作场所的性暴力。
——这很大程度是因为美国等国家在1960/70年代对性骚扰的判例愈加成熟以及政策开始完善。但是,在美国,性骚扰一开始主要被界定为工作歧视的类别,所以导致研究都集中在这个领域。
第二,1980年代的主流话题,除了延续前十年的主流——关于工作场所的性骚扰研究,也更加关注关于性骚扰的认知。这可能也是随着法律完善,再次从制度面向转到了人们的主观态度,同时这也意味着社会心理学等学科开始进入这方面研究。
第三,1990年代,这段时间较为平衡,基本延续了前二十年的研究主流。
第四,2000年代,在这十年里,青少年霸凌现象开始主流化,成为大家关注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由于之前确实很少有人关注到,另一方面是由于90年代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校园暴力事件,以及2000年代出台了反霸凌的政策法律,使得大家开始关注这个领域。
第五,2010年代也是延续了前几十做法,没有新的突显主题。
第六,2020年代,新出现的主流议题是互联网与媒体研究。如前所述,这是Metoo运动的影响,所以传媒学者开始关注到。
从1970年代到2020年代,不仅是主题的冷热变化、主流与边缘的变化,也反应了四点:
第一,不同学科参与的变化。比如,从法学界、教育界到社会心理学,再到传播学等。
第二,学界与时事/政策的互动。比如,性骚扰作为新兴议题,需要法律上不明确界定,渗透到更多的领域(从工作场所到校园)。
第三,延续性与新颖性并存。一些话题延续在探讨,比如工作场所性骚扰、男子气概研究,但是随着每一波的新兴时事,新主题也会变得主流,如Metoo影响下的互联网/传媒研究。
第四,随着研究的细化,也导致了性骚扰研究的割裂。性骚扰,是一种人生经历。人的一生,可能在不同阶段经历不同的性骚扰。比如,中学可能有霸凌,工作有歧视,年老也会有虐待现象。同时,一个人可能在线上、线下都有不同但交叉的经历。如何把这些联系起来,也是关注性骚扰研究的话,今后要面对的问题。
文献来源:
Karami, Amir, Melek Yildiz Spinel, C. Nicole White, Kayla Ford, and Suzanne Swan. 2021.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of Sexual Harassment Studies with Text Mining’. Sustainability 13(12):6589.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
菠菜和坚果,防脂肪肝
过量饮食会导致肝脏中甘油三酯...... <详情>
-
常揉腹部有6大养生奇效
一、促进肠蠕动,消除便秘揉腹...... <详情>
-
朱莉切除乳腺引质疑:背后潜藏巨额利益
5月14日,好莱坞女星安吉丽......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