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时尚生活健康在线娱乐休闲礼仪风俗家庭教育精美图库手机版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清明时节的感念与期盼

    来源:亚洲礼仪文化研究中心      作者:未知   2020年04月03日
分享到:

清明时节,今年的清明窗外虽然暖意融融,但被疫情笼罩的“寒冷”并未完全消散。在这个“清洁明净”的节日中,我们按照惯例,要进行“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岁月轮回,代代传承,清明扫墓成为亲情、伦理生生不息的重要动力。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孩童们都会背诵的诗歌。清明要祭祖,但是不一定在清明当天,可以前后放宽些,一般不超出前七天后八天的范围,俗称:“前七后八,阴司放假。”意思是过早或过迟都会失灵。

冯友兰曾说:“行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礼的意义是诗的,不是宗教的。” 我们固然知道祭奠的酒馔“一滴何曾到九泉”,但我们却愿意选择相信亲人、祖先能够接受我们的祭奠,感受我们内心中涌动的浓浓亲情。

往年的清明节,中国的全境几乎都被扫墓踏青的人们所拥堵,人们往往需要提前计划好行程。既尊重祖先,又能合理安排好自家人的清明小长假,其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随着社会在发展,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大,中国人旅居海外的越来越多,选择前往老家、农村,千里之外去给亲人扫墓的人也在减少。

今年三月,随着部分城市的“清零”,国家已经未雨绸缪下发了有关今年扫墓的不同通知,但原则都是不过度聚集,倡导一个文明、安全,更加真诚的清明节度过形式。

除了扫墓这一庄严的仪式,每年的清明节前后,也是中国人,尤其是南方人“解馋”的时候。今天也来说说好吃的食物,吃好了,一扫阴霾!

1.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

2.螺蛳

清明前后,螺蛳肥壮。俗话说:“清明螺,赛只鹅。”农家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吃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据说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

3.寒食

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等。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