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时尚生活健康在线娱乐休闲礼仪风俗家庭教育精美图库手机版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智商到底是拼遗传,还是靠努力?

    来源:丁香医生      作者:丁香医生   2022年06月24日
分享到:

人人都希望自己更聪明,大概也没有爸妈不想让自家娃再聪明那么一点点。

小时候,不管什么东西,只要号称「益智补脑」,爸妈就很难抵御这种营销魔力。

从鱼、核桃,到「生命一号」、「中华鳖精」,再到胎教、右脑开发,各种号称能益智的方法,几乎成了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如今,号称能益智的方法远比我们儿时更加丰富。各种营养品、早教课、玩具、游戏活动,简直能让已经成为父母的朋友们挑花眼。

但折腾了一轮下来,面对依然鸡飞狗跳的写作业环节、毫无进步的考试成绩,很多爸妈不禁产生了这样的疑惑:

要是智商遗传爸妈,自己和对象互相看了看,好像也没这么笨吧;

要是后天教育能提升智商,那孩子怎么干学也学不会?

聪明不聪明这件事,到底听谁的?



智商,几分天注定?几分靠打拼?

厨师行业流传着一句名言。《随园食单》的作者袁枚(清 1716 - 1798)说:一桌好菜的诞生,四成取决于买菜的,六成取决于做菜的。

智商的遗传规律也有点像做菜,先天遗传是食材——买菜的,后天教育是烹饪——做菜的。要制造聪明人,二者缺一不可。

不过,「食材」和「烹饪」产生的影响比例,与真正做饭不太一样就是了。长期以来,众多研究者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尤其是通过研究双胞胎,试图找到这个贡献值的具体数量。

这些研究不约而同地发现,对智商而言,父母的基因还真挺重要。

遗传因素对成年人智商的影响,占全部影响因素的 57%~73%,超过了一半。

很多人有种默认的设定,以为儿童时期的智商更多靠天生,长大了就更靠多努力。但研究结果恰好相反。

科学家们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先天因素对智力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婴幼儿的智商差异仅有约两成取决于遗传,少年儿童约四成,而成年人超过六成。

那后天教育和培养的意义是什么呢?答:让智商尽可能达到遗传的天花板。

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中,人的智力获得了更充分的开发,而智商一定程度上量化了智力。这也会让先天智商「天花板」的限制更加明显。

发达国家中产成年人中,智商差距甚至可以 80% 取决于遗传。

这简直堪称真实版「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但先别急着找你对象算账。智商真正的遗传规律,可能和你想象的并不一样。



测个基因,就知道孩子智商么?

遗传对于智商的确影响不小,但不是来自于一两个基因,也不是爸妈的智商加起来算个平均数这么简单。

2018 年,《自然》(Nature)期刊发表了一项荷兰科学家主导的研究,经过对 26 万人的统计,筛选出了 1016 个与智力有关的基因。

这些基因同时来自于爸爸和妈妈,每个基因都具有位点及表达上的一定的多样性,对智力水平有那么一丢丢影响,可能使智力发育水平提高、降低一点点,或者保持普通。

正是这些基因的众多小小差异,一点点「堆」出了智商的遗传差距。

虽然父母不一定把「高智商」的基因型都给到孩子,但我们把全体人类的智商平均分算为 100 分,智商为140 父母,生出的孩子平均智商是 125。

智商 125 是什么概念?恭喜你,进入人类前 5%。

找个聪明的对象,虽不能保证生出个天才,但孩子聪明的可能性会大大升高。

那以后是不是测个基因就能知道孩子的智商了?

这倒是不太可能的。

目前认为基因对智力的贡献值为 57%~73%,而已经发现的这一千多个基因及相关位点,对智力差异的解释力估计只占这一大半的五分之一,总体的十分之一左右。

而且,智力是复杂的,包含语言、数理、记忆、理解等许多维度。智商能衡量其中的部分维度,但并不能涵盖智力的所有层面。这些基因跟智力的各个维度分别有什么关系,更是远远没有研究清楚。

爸爸和妈妈,谁的影响大?

至于智商是随爸还是随妈,或许妈妈影响要稍微那么大一点点。

有研究显示,X 染色体上有几百个与大脑发育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的重大突变可能会导致智力障碍,而一般的多样性也可能对后代的智力带来「微调」。

女孩的细胞里都有两条 X 染色体,分别来自爸爸和妈妈,而男孩只有一条,来自妈妈。所以,有一种说法认为,母亲聪明,儿子会更聪明。另外,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孕育了十个月,这期间母体的营养摄入及子宫环境也对脑发育有着重要影响。

但即便妈妈聪明更重要,也只是重要那么一点点而已。有统计显示,父亲和儿子智商的相关度为 0.411,母亲和儿子为 0.443 (相关度越接近 1 表示越有关系),其实双方的基因对智商的影响力差不多。



教育和陪伴很重要,尤其是陪伴

作为普通人中的一员,大家(包括作者本人)看到这里可能会有点焦虑:遗传个聪明的小脑瓜可能靠不住了,我该怎么让自己或者(未来的)宝宝智商更高一点?

实际上,大约一半的人智商介于 90 到 110 之间(全球平均为 100 ),不太聪明也不太笨。在遗传方面,大家的智商起跑线差得并不是特别大。

也正因此,后天的家庭环境、教育对智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对于智力发展而言,后天环境和努力的作用就像烹饪对美食的作用一样。「食材」再好,不下厨或做得不好,也不会自动变成佳肴。


幼年在野外生存下来的孩子即便获得收养,智力缺陷也很难彻底改善。图为 19 世纪的一个「狼孩」案例。图片来源:Rijksmuseum

那么,如何利用后天教养提升智商呢?

首先,一定要受教育。与没上学的同龄人相比,中小学阶段每多上一年学,认知水平的提升就相当于增加了 1~5 分智商。

此外,还有一个小秘密:孩子小时候,多跟他们讲讲话。

上个世纪,一项经典研究发现:出生在贫困家庭的孩子,到 4 岁时,与出生在较富裕的专家家庭的孩子相比,会少听到 3000 万个英语单词。此时,贫困家庭孩子的平均智商是 79,而富裕家庭的孩子是 117。

在这些孩子 10 岁时,研究者进行了回访,发现儿时词汇量大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在学校里表现更佳。

这个现象被称为「三千万词差距」。



后续的研究显示,这种差距造成的智力发展水平差距,跟财富、跟词汇量实际上没有直接关系,而与父母跟孩子讲话的轮次和丰富程度有关。

父母的陪伴与互动,尤其是跟孩子你来我往的双向交流,才是启智的关键。

再好的儿童图书和益智玩具,也需要在孩子与家长的共同参与、共同实践中才能发挥最大价值。这个过程更无法被手机、平板代替。

多陪陪孩子,多陪陪家人。他们是你的宝藏,你也是他们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每个人出生时,父母最大的心愿都是孩子平平安安、健康成长。而越长大,父母和孩子自己也越容易忘记这个初心,巴不得立刻成为人上人,体育冠军、钢琴十级、高考拿状元,一次性光宗耀祖。

但所谓「勤能补拙」,在漫长的人生中取得成就、获得幸福,依赖的是综合能力,也不必把智商看做成功的唯一要素。健康、平安,实现心灵的满足,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Rose S P R. Commentary: heritability estimates—long past their sell-by dat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06, 35(3): 525-527.

[2]Bouchard T J. The Wilson effect: the increase in heritability of IQ with age[J]. Twin Research and Human Genetics, 2013, 16(5): 923-930.

[3]Nisbett R E, Aronson J, Blair C, et al. Intelligence: new findings and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12, 67(2): 130.

[4]Dickens W T, Flynn J R. Heritability estimates versus large environmental effects: the IQ paradox resolved[J]. Psychological review, 2001, 108(2): 346.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