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官帽的“大翅膀”,是为了防止“交头接耳”?
近日,随着疫情的逐渐好转,一些地区的学校终于开学了。4月26日,杭州的小学开学,为了让每位学生保持足够的距离,学校真是发挥了十足的创意,比如一组小学生学头戴“一米帽”上课的图片火了——
虽然很可爱有趣,但了解历史的人一定对这种帽子感到似曾相识,那就是宋代“官帽”。
宋代官帽以有对长长翅子而闻名。如果检索宋代官帽,可以看到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回答都说,这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发明,是为了 “防止朝臣在上朝的时候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品论朝政”。
实际真是如此吗?
电视剧《清平乐》中的宋仁宗
赵匡胤设计官帽的说法流传极广,几乎快成人尽皆知的“常识”,而且总是被演绎得绘声绘色——
赵匡胤登基以后,大臣们还没习惯角色的转换,总是没尊没卑。
某天,赵匡胤见官员上朝交头接耳,勃然大怒,心生一计,下旨开发出一种特别的帽子,两边加两根长长的翅子,专供官员上朝使用,防止他们相互咬耳朵说悄悄话。
听起来让人觉得恍然大悟,很有道理。
实际上,这只是后人杜撰出来的一个故事。
一、北宋以前早已有之的长角幞头
“长耳朵”原来只是固定帽子的带子,其实,早在宋太祖之前上百年,这两条带子就已经逐渐夸张伸长,人们以其长、挺为美,经历百年逐渐变长。
这种“ 官帽 ”从隋唐时的幞头演变而来,宋代正式文献中也依然直接称为“幞头”或“折上巾”。
幞头原来是一块黑色的方形织物,有四个角,盖在头顶以后,两角在后面打结下垂,两角反折到头顶上打结固定,所以也叫“折上巾”。“幞头,一谓之四角,乃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故亦谓之‘折上巾’。”
初唐幞头的原始系法,两角反折到头顶打结,另外两个小角在背后打结下垂(燕王绘)
幞头后面打结的两个角,就是“长耳朵”的前身。
两个小小的幞头角打结后,垂在后面飘摇,人们逐渐觉得不够美观或不够庄重,于是想方设法做各种夸张改造,并加以固定,两角成为幞头的装饰重点。从初唐到晚唐三百年间,变得越来越长,并且加了骨架,拗成各种固定造型。
或成八字外撇、或左右平伸、或斜向上、或朝天、或一边倒、或舒张开、或交叉,又出现长角、展角、交角、花角、局角、软角、舒角各种造型。晚唐时,向左右伸长的平幞头角逐渐流行,成为一种常用的标准幞头。
晚唐、五代的各种幞头角,从短角到八字、到平直、到上翘冲天,各种夸张都有
五代法华经普门品变相图中的供养人
晚唐五代壁画中的幞头,几乎360度各种角度都有,平角也很流行
如上图,早在赵匡胤之前的晚唐、五代,就已经广泛流行各种夸张的幞头角造型,其中就包括平直的展角,长度已经超过肩膀,和北宋类似了。敦煌壁画里的五代男供养人,也几乎尽数头戴展角幞头。
关于幞头,宋代的官方文献以及文人笔记里本就有很多论述,可以称得上汗牛充栋。但在所有的宋代文献中,没有一处提及展角幞头是由本朝宋太祖为官员而发明。宋人甚至自己也搞不懂为何要展角,比如宋代程大昌在《 演繁露 》中说:
“幞头之制,裁纱覆首,尽韬其发,两角系脑后……其改为硬角,史不载所始,莫知其的,自何时也。”
反而很多宋代文献也提及硬角、平角幞头唐五代早已有之。比如宋魏了翁《古今考》说“五代至宋以幞頭为首饰,漆纱为之,横长其带 ”。北宋王得臣在《麈史》中也总结,幞头从出现以来一直变换新的样式,两角或弯曲向上、或两阔角、或短锐角,样式很多,各取所好,唐代“中末以后”,又发展为“展角”,是北宋“今所服”的样式:
“幞头,后周武帝为四角,谓之折上巾。……唐武德初,置平头小样巾子……折上巾以余帛折之而上系,今谓之幞头小角,其所垂两角稍屈而上,曰朝天巾。后又为两阔角,短而锐者,名牛耳幞头,唐谓之软裹。至中末以后,浸为展角者,今所服是也。然则制度靡一,出于人之私好而已。”
宋代只是延续晚唐五代的这种发展趋势,并且进一步夸张化。
所以,首先在时间上,它不是北宋皇帝突然发明的。
二、这也并不是专供上朝的官帽
其次,这种展角幞头在晚唐五代出现时也并非官员上朝专用,本是上下通用的帽子。
当时上自天子、皇太子,到百官诸臣,甚至乐师、仪卫、戏子,谁都可以用,很多场合都会用。我们从壁画中可以看到,唐、五代、辽、宋、金,不少门卫、伎乐,甚干活的仆人都使用展角幞头。自然更不可能是赵匡胤为了防止官员而专门设计的。
如果是为了防止官员交头接耳而设计,那为何皇帝本人和外边的仆人也都戴呢?
戴幞头的宋太祖、宋徽宗、宋神宗,也是帝王常用的巾帽,甚至比官员还长,更显威仪
五代、辽、宋壁画绘画中,有不少戴展角幞头的侍卫、乐师甚至仆侍,并非官员上朝专用
敦煌五代壁画里,甚至还有很多干活的百姓戴展角幞头
各种宋代文献里面,也都记录了展角幞头其实是上下通用的帽子。《宋史·舆服志》说“五代渐变平直。国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角……平施两角,以铁为之”,皇帝和臣下都通用这种平角幞头。
沈括在《梦溪笔谈》也对此有一番论述,不过他认为加骨架的硬角幞头在唐代是君王使用,皇帝自己先喜爱戴这种帽子,晚唐被地方藩镇僭用,到了宋代,直角成为贵贱通用的样式:“唐制,唯人主得用硬角。晚唐方镇擅命,始僭用硬角。本朝幞头有直角、局角、交角、朝天、顺风,凡五等。唯直角贵贱通服之。”
这种晚唐五代帝王“人主”喜爱用长角展角幞头的说法,在宋人间很有影响力,不少宋代笔记都有记载:
有的将其起源至唐五代的某位君主。有说是源自后汉高祖,他在后晋时曾任并州衙校,“裹幞头,左右长尺余,横直之,不复上翘,迄今不改。” 有的把两角当做“龙角”,楚国国主马希范的幞头两角“左右长尺余,谓之龙角。人或误触之,则终日头痛。”
有几说法认为是宫女或伶人发明,而被皇帝采纳的。比如说是唐僖宗时,宫女宦官加的铁骨,“取其缓急之便,不暇如平时对镜系裹也。僖宗爱之,遂制成而进御”;或说是后唐庄宗从伶人处获得灵感而使用,“后唐而施长角,以同伶优之贱”。如宋赵彦卫在《云麓漫钞》中的大段综述:
“自唐中叶已后,诸帝改制其垂二角,或圆或阔,用丝弦为骨,稍翘翘矣。臣庶多效之,然亦不妨就枕。……唐末丧乱,自乾符后,宫娥宦官皆用木围头,以纸绢为衬,用铜铁为骨,就其上制成而戴之,取其缓急之便,不暇如平时对镜系裹也。僖宗爱之,遂制成而进御。五代帝王多裹朝天幞头,二角上翘。四方僭位之主,各创新样,或翘上而反折于下,或如团扇蕉叶之状,合抱于前。伪孟蜀始以漆纱为之,湖南马希范二角左右长尺余,谓之龙角,人或误触之,则终日头痛。至刘汉高祖始仕晋为并州衙校,裹幞头,左右长尺余,横直之,不复上翘,迄今不改。国初时,角不甚长,巾子势颇向前,今两角加长,而巾势反仰向后矣。”
这些说法里,有的说五代帝王喜朝天幞头,有的喜欢用展角幞头。从考古资料看,确实五代也有大量朝天幞头的实例,而且宋制中也提到“君臣通服平角,乘舆或服上曲焉”, 乘舆即皇帝,皇帝也可以戴上曲的幞头。
林林总总,不管什么说法,至少也还可以说明一点,在宋人眼中,展角幞头:
在功能上,也不是专门为了防止官员交头接耳而特别设计的。
三、仅仅是外露装饰的夸大化审美
其实,这仅仅是一种外露装饰的夸张装饰化倾向而已。
在流行史研究里,我们常常会看到这种情况,当一个本具有实际使用功能的结构,因为露在外被人们加以夸张装饰。当夸张的趋势一旦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发展到极端,甚至脱离了原始的结构功能,变成后人无法理解的样子。当发展得太夸张影响了实际生活使用以后,又会逐渐消失。
从实际结构功能发展为彰显装饰,在服饰发展史中其实很常见。类似的例子很多,比如清末民初旗人女性头顶尺高的“旗头”,缅甸一些妇女脖子上多到像长颈鹿一样的项圈,还有欧洲中世纪长度超过两尺的鞋尖,其实也并没有实际功能或者脱离了本来的实际功能,都属于装饰逐渐夸张化并以其为美的情况。
后人看起来不可思议,为解释这种情况,往往就会附会为某位名人的特别故事,百姓喜闻乐见而传播,甚至不同版本附会的人物往往还不一样。
宋代冠帽两边长长的耳朵,其实也是本来起到打结作用的幞头角,在数百年来长期演变中,逐渐硬挺化、威仪化,发展形成的一种夸张装饰。当伸长的平角幞头在晚唐五代流行以后,宋代继承并发展成为上下通用的首服。
这种首服被五代、辽、宋、金,各阶层、各民族、各时代广泛接受和使用。当长到极致时,客观上也起到了庄重端正的效果。有的笔记故事里就提到,官员因为戴展角幞头习惯了,行走动作不同而被认出来。
到了元明时代,就变成官员公服专用的一种帽子而不被日常使用。又因为太过不方便而在明代越用越少,逐渐消失。
孔府旧藏的明代展角幞头
头戴展角幞头的明代官员公服像
四、传说的源头
至于防止交头接耳这种说法,最早出自元初人所写的《席上腐谈》:“宋又横两角,以铁线张之,庶免朝见之时偶语。”认为平横的两角起到避免朝见时“偶语”的功能。
这个说法其实是后人的结果论,从长角存在造成的实际效果而想当然地推测它的设计初衷,《席上腐谈》被古人评为“词意多肤浅无稽”,说法“多附会穿凿不足据”,由此也可见一斑。元代时,展角幞头已经不再在日常使用,所以出现这种推测也正常。
至于附会到赵匡胤身上,就是更加晚近的编造演绎,不可当真了。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
菠菜和坚果,防脂肪肝
过量饮食会导致肝脏中甘油三酯...... <详情>
-
常揉腹部有6大养生奇效
一、促进肠蠕动,消除便秘揉腹...... <详情>
-
朱莉切除乳腺引质疑:背后潜藏巨额利益
5月14日,好莱坞女星安吉丽......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