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时尚生活健康在线娱乐休闲礼仪风俗家庭教育精美图库手机版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腰椎间盘突出如何功能锻炼

    来源:39健康网      作者:未知   2010年09月25日
分享到:
  一、功能锻炼的意义

  1、缓解症状,使症状减轻:术后卧床可使腰骶肌放松,减轻切口疼痛,促进切口愈合,并可改善神经根血运,有利于神经消肿,从而减轻神经根刺激症状。

  2、增加腰椎稳定性:术后的腰背肌锻炼可使其肌力增强,起到内支具的作用,承担部分体重,减轻对腰椎的负荷。

  3、防止神经根粘连:神经根可随下肢的直腿抬高而有一定程度的滑动,防止与周围组织的粘连,避免术后残留腰腿痛。

  4、减轻椎间压力:腰骶肌的放松、腰骶肌对腰椎的支持稳定作用均可减轻椎间压力。

  5、促进植骨或周围组织修复:术后的卧床、围腰的使用均可使植骨区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愈合环境,且有利于剥离的骶棘肌重新粘连于椎板。

  6、防止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活动可加速下肢血液循环。

  7、促进血液循环,防止皮肤受损:充足的血运可促进皮肤愈合,防止皮肤坏死,褥疮形成。

  8、提高手术疗效,恢复潜在功能,体现骨科三分手术,七分练,术后的肌肉协调需重新适应,适当的功能锻炼可促进其适应,发挥其最大功效。

  二、功能锻炼的适应证

  1、非手术情况下:在疾病早期,初次发病,症状较轻,没有椎管狭窄,不伴有大小便失禁或障碍无神经受损,CT、MRI示腰椎间盘膨出。在此种情况下,神经损害较轻,经过短时间功能锻炼,一般可缓解症状,取得满意的疗效。而在伴有椎管狭窄、大小便障碍等情况时,单纯行功能锻炼,效果往往欠佳,且有可能延误疾病治疗。

  2、手术后:无严重心肺疾患,无失血过多,不伴腰椎结核,均可行功能锻炼。适当的功能锻炼可加速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早日实现生活自理,恢复正常工作能力。有腰椎体破坏性病变,过多腰部活动可加重椎体破坏。心脏等器官功能不良时,功能活动可加重心肺负担。

  三、功能锻炼的方法

  1、卧床休息(硬板床)及限制体力活动,使腰肌放松,起到减轻椎间压力的作用有利于消炎、消肿及损伤的修复,因而可促进症状的消除。但卧床不宜超过一周。术前卧床可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术后卧床有利于切口愈合,减轻术中牵拉引起的腰骶肌水肿,并可促进剥离的骶棘肌重新附着于椎板等处。但卧床时间过长,会增加褥疮、静脉炎等并发症。

  2、戴围腰:可增加腰椎稳定性,减轻椎间隙的压力,减少对神经根的刺激。术前保守治疗及术后3个月内使用。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