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时尚生活健康在线娱乐休闲礼仪风俗家庭教育精美图库手机版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现代社会心理健康的5个标准

    来源:生命时报      作者:未知   2011年05月22日
分享到:

  弗洛伊德说:人的两大功能,一个是工作,一个是快乐和幸福。如果我们能够把快乐和生活结合在一起,那么我们就有快乐的生活,也有快乐的工作。

  心理健康的5个标准

  第一,心理社会的和谐统一。人生来都是要享受的,比如吃、喝、性的要求。但它们同时要跟社会现实相一致,因为有很多制约我们的条件,比如说道德、法律。如果我们这些享乐需求和现实原则相符合,我们就是正常的。比如,人生下来是赤裸的,赤裸着身体很舒服,三岁以下的孩子裸着身体上街,大家会觉得很可爱,但成人裸着身体上街,就不正常了。

  第二,一个稳定的心理素质。一个人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种素质表现,第一就是情绪素质。喜怒哀乐是人的基本表现,但喜怒哀乐在可控范围内我们就是正常的,在失控范围内就是不正常的。

  第三,一个健全的人格。人格包括性格和气质两部分,性格是可以变动的,气质则是天生的。气质不分好坏,就像林黛玉是抑郁质,那肯定不适合八面玲珑的工作。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去做适合做的事情,我们就要随环境改变性格。以此来维持一个健全的人格状态。

  第四,具有良好的挫折耐受力。不要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不能自拔。我们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不能气馁,要有坚强的意志,不断努力。同时还要有柔韧性,当有些事情超过我们的能力范围,要学会放弃。

  第五,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前说“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现在说“公共关系是第一生产力”。现在的社会,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情商里面包括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如果社会适应能力很强,人际关系调整很好,就算是一个本科生,也会比博士生、研究生创造的价值要高。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热门搜索